3宗罪
頸椎錯位腱鞘炎
有港媒感慨,短短數年智能產品就打破了人類的生活慣性,“低頭族”忙于上網少有抬起,手重復滑動,促使身體這兩個部位“進入一個有史以來最操勞的時代”。由此引發的“電子病”不在少數。
當地脊椎科醫師受訪時表示,近期因頸痛、麻痹或手痛來求診的病人顯著增加,大部分為25歲至40歲的上班族,許多人都是因長時間玩手機,導致頸椎錯位。
“電子病”的一個重災區就是“媽媽手”。“媽媽手”學名為“狹窄性腱鞘炎”,原本常見于中年婦女,因為病人一方面要做家務,導致拇指及手腕用力不當;另一方面又要照顧嬰兒,抱嬰兒時手腕姿勢不當,引發手腕發炎,導致疼痛。如今卻成了香港“低頭族”的常見病,有醫師解釋說,老握著電話不放,用拇指發短信、長時間打游戲等,都是誘因。
香港執業脊椎醫協會副會長朱君璞提醒,玩手機時頭部容易不自覺地前傾,若不注意有可能會惡化成肩頸疼痛,嚴重者會導致頸椎間盤突出。當頸椎第五六節錯位,患者會感到手痛和麻痹,拿水杯無力;如在第一二節錯位,可能壓迫神經,導致頸椎病變性頭痛。
他建議市民,若連續使用手機超過15分鐘,應放下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