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信用卡還貸
被迫賣房贖身
王小波說,自己眾多拖延癥朋友中,最嚴重也讓他觸動最大的是位女性朋友。4年前,她剛畢業就進入重慶某銀行工作,辦了多張信用卡用于消費,沒過多久就出現透支。最初她完全有能力償還。作為銀行職員,她也清楚拖延還款的危害。但因強大的拖延癥,她最終無視規定,拖到最后高利息讓她還不起貸款,不得不讓離異母親賣掉房產,幫她“贖身”———銀行曾為此對她實施了部分人身自由限制。
拖著不去看醫生
蛀牙變假牙
王小波說,此次拖延癥交流會上,他曾要求大寫出自己最嚴重的拖延行為。令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位患了蛀牙的拖延癥朋友———因為拖延癥的關系,遲遲不去醫院治療,而是選擇牙痛時吃止痛藥,最后痛得實在沒辦法,去醫院看時,整顆牙齒從根部已經壞掉,補都沒法補,只能換成假牙。
拖延不是病
重慶協和心理顧問事務所所長、首席高級心理咨詢師譚剛強說,拖延癥并不是病,只是一種缺乏積極生活信心導致行動散漫的習慣。他提醒,拖延雖是行為癥狀,但它可能成為頑癥,從而影響心理,引發心理障礙。
譚剛強說,拖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如缺乏自信、將任務定得過多從而不切實際、做事不分主次等。但歸根究底還是因為自身對于生活、價值缺乏目標,沒有目標導致,所以才會出現對生活、工作拖延,得過且過的現象。
對于預防和治療拖延癥,譚剛強建議從根本出發,在大學畢業、工作初期就給自己學習和找尋目標。為避免過于遠大而不切實際的情況發生,在樹立人生大目標的同時,也規劃好每個階段的小目標,這樣才能從根本解決拖延的問題。
治療拖延小竅門
交流會上,各位拖延癥患者給出了不少改變拖延的切實可行的小方法,不妨借鑒一下。
1.設置鬧鐘。把你本周內要做的事提前設置在手機日歷上。
2.做計劃表。對于復雜的事制定計劃表,把它細分一步一步完成。每天設定一個具體時間段,只需做這一件事,鬧鈴一響你就做其它的事。
3.選擇好環境。找一個陌生無人打擾你的環境,如圖書館;關閉QQ、斷網、手機調靜音等。
4.向朋友傾訴。想做一件事又不敢做或遇到困難做不下去,找朋友幫忙。
5.做公開承諾。越公開越好,承諾的社交圈越大,事情被拖延的可能性越小。說出來的事做不到你會有內疚感,會盡最大努力去完成。
6.經常性鼓勵。每一次慶祝都強化自己喜悅心情,為以后做事增加動力。
模擬實戰拖延癥
我要停止拖延?!?/p>
我要在九月一日之前打掃和整理我的車庫。√
點評:確立一個可操作目標,而不是那種模糊而抽象的目標。
我打算要寫那份報告?!?/p>
我今晚將花半小時設計表格,明天我將花半小時把數據填進去。再接下來一天,我將根據那些數據花一小時將報告寫出來。√
點評:將你的目標分解成短小具體的迷你目標,每一個迷你目標都要比大目標容易達成。
教授不在辦公室,所以我沒辦法寫論文了?!?/p>
雖然教授不在,但是我可以在他回來之前先列出論文提綱?!?/p>
點評:不要放棄。困難只不過是一個需要你去解決的問題,它不是你個人價值或能力的反映。
我累了(餓了/很忙/很煩),我以后再做。×
我累了,所以我將只花15分鐘寫報告,接下來我會小睡片刻?!?/p>
點評:留意你的借口。不要習慣性地利用借口來拖延,而要將它看作是再做15分鐘的一個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