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黨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從革命時期到現在,群眾路線不斷積累和發展,一直是我們黨的領導方法和重要的工作方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同“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具有一致性,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領導工作中的創造性運用。
毛澤東同志曾經強調,只要我們依靠人民,堅決地相信人民的創造力是無窮無盡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難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敵人最終都壓不到我們,而只能被我們所打倒。鄧小平同志曾說過:“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
階級斗爭已經離我們遠去,如今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內部矛盾。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團結人民,建設和諧社會,學習和貫徹群眾路線是重要方法。
作為當代大學生,有的剛剛邁進大學校園,有的即將步入社會。盡管每個人的情況有所不同,但是我們在學校里可以找到各種鍛煉自己的機會。學生會、團委、社團等都是大學生們學習技能,培養良好習慣,提升自我的學生組織。在這些組織中安排活動,搞宣傳等工作,要做到有意義,吸引同學們的關注,必須深入了解大家的興趣,同時也要有把興趣點轉化為有意義的活動的能力,這才能豐富同學們的大學生活,做到為同學們服務。要做到這些,把群眾路線作為工作方法必不可少。
除了學校里的一些有意義的活動鍛煉和提高自身能力,適當的社會實踐對當代大學生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要面對的是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和多種社會階層。不同的社會階層有著不同的需求,需求出現沖突時,矛盾也自然而然地產生,而有的矛盾是威脅社會安定的存在。這就需要大學生們發揮出這一特殊群體的作用,在社會實踐中做有心人,積極主動地深入人民群眾內部,了解他們的需求與困惑,并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在人民群眾心中塑造良好的黨的形象,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搞好黨群關系,使人民群眾相信黨,擁護黨。同時,也要做好向上級反映問題的工作,并提出自己的建議。但是現在有的大學生不愿接觸群眾,甚至害怕群眾,疏遠群眾,脫離群眾。這是很危險的。我們是黨的一份子,是黨的事業的接班人的一份子,是國家培養的重點對象之一。大學生在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也應該學習關于黨的知識,傳播黨的思想。面對人民的厚望與黨的期待,我們應該主動承擔起黨、國家以及社會賦予我們的責任。(河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楊雨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