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已經成為一個全國性的禍害,在過去的幾天,已經波及了全國100多個城市。
即使中國東部的一些城市能見度不足5米,我們依舊認為霧霾與我們無關?即使外出需佩戴口罩預防呼吸系統疾病,我們依然覺得環保離我們很遠?
盡管政府在各個層面反復強調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及空氣污染等各類污染的危害,環境保護相比于經濟增長,卻仍沒能占到上風。在一些人眼中,環境污染警告不過是狼來了。他們的態度將永遠不會發生改變,直至各類污染真的阻礙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
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如此嚴重的霧霾也并非短時間內的累積。無論你是政府領導、企業負責人還是普通人,這場全國性的霧霾在提醒著每一個人,我們對于環境已經是負債累累。我們已經向空中排放了太多的有害粉塵和氣體,現在是時候讓我們反思過去的所作所為以及思考如何轉變方式對環境進行保護。
我們無法忘記被嗆人霧霾籠罩的那些天,一場北風吹散了霧霾重現了藍天。如此的藍天使得我們健忘,削弱了我們控制污染的努力和決心,也使我們愿意為眼前的經濟利益不惜污染破壞環境。
在關于如何擺脫霧霾和最大程度地保護環境的問題上,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利于經濟可持續增長和社會進步的切實構想。中央在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就提出了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如此嚴重的霧霾應該讓我們徹底明白每一個人在實現環境保護和確保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