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 《仿陳老蓮覓句圖》 紙本設色 86×35厘米 1949年
回暖VS平穩過渡
在《歡騰的草原》拍賣之后,北京保利拍賣執行董事長趙旭介紹,超過60位買家表達出購買意向,其中不乏進入拍賣市場的新買家。
在他看來,市場并不缺乏對高品質藝術品具有需求和競價能力的買家,這一市場正在回暖。
而中國嘉德書畫部總經理郭彤在“大觀——近現代書畫珍品之夜”拍場之后表示,近現代書畫部分雖沒有特別的高價和驚喜,但是相對表現平穩。
總體而言,最近兩年內地市場億元拍品屈指可數的主要原因在于,藏家惜售、買家冷靜觀望,以致市場難見精品,并不是市場萎縮導致的,一旦出現好的作品,自然也有好的成交。
有人表示,近現代書畫整體仍顯疲軟,與前些年高峰時期相比的確如此。但市場理性了,買家成熟了,目前處于調整期的市場現狀和藝術品本身的流動性特征,明顯影響了市場參與個體。
季濤:我同意市場回暖的觀點。過去市場產生太多億元作品,市場權重被這些億元拍品占據。在今年,好的作品沒有出現,影響了市場總量,但是幾千萬元、幾百萬元的作品價格未必下降,因為他們的權重不夠大,沒有表現出來。
從成交總額來看,今年秋拍與春拍相比是增長的,說明市場回暖的趨勢還是很明顯的。
市場上有很多藝術家的作品有滯漲現象,很多二線藝術家的作品在最近10年都沒有太大漲幅,將來一些藝術水準高的藝術家作品會出現補漲行情。市場本身就是這樣的輪動,今年近現代書畫也是這樣的狀態,表面上看,近現代書畫市場是一種緩慢的、平穩的爬升狀態,實質上是熱血沸騰。
齊建秋:總體來講,我認為近現代市場沒有出現大的變化,是在平穩中略微下滑度過秋拍。雖然秋拍沒有完全結束,但基本已可以看出市場端倪,秋拍近現代書畫總體形勢和春拍差不多,甚至還略微有些縮水,但市場整體比較平穩。
秋拍市場還是延續了春拍形勢,過億元作品只是個案。齊白石、張大千的作品沒有出現太搶眼的價格,最主要原因在于市場上沒有出現精品,沒有成交價過億元的號召力。
今年秋拍,其實沒有出現特別好的作品。市場不景氣導致賣家惜售,充數湊數的作品多。雖然有的作品遠遠高于估價成交,但主要原因在于拍賣公司估價較低。
在明年經濟不會太壞的前提下,我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藝術品市場可能會比今年更樂觀,不會出現2008年那樣的大起大落狀況。(本版撰寫黃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