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環保角度來講,羊排糞尿較少,羊舍只要清掃一下即可,不必沖洗,污染少,同時羊糞又是很好的農家肥。秸稈過腹還田,是促進農業良性循環的重要途徑,養羊業即可利用農作物副產品,同時對環境污染少,養羊是養殖業首選畜種。
從經濟效益來講,現在一只出生不久的小羊羔子就能賣上三四百,一只好母羊就能賣2000多,細算下養一只羊每天能賺個5到6塊錢,比以前喂豬就劃算多了。
從勞動投入來講,現在都是標準化圈舍,人力勞動也只是簡單的添草加料,控溫換氣,糞便也不用天天清掃,老年人也都能正常拿的下來。
2012在“聯村聯戶”走進千家萬戶時,甄軍看到機遇來了,他再一次放棄了利潤較好的建筑行業,回到了家鄉,投資260萬元帶頭組建起了占地200畝的西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2013年又爭取到扶貧資金10萬元。至目前占地80畝的一期工程已經全部建設完畢,合作社生產區、住宿區、辦公區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今年三月份,9間羊舍大棚投放小尾寒羊500只,預計今年可投放養殖小尾寒羊10000只左右。能繁母豬養殖區也正在修建中。他的目的就是通過合作社成立,帶動更多不能出門打工掙錢的老人,婦女,殘疾人發揮家鄉飼草多的優勢在家創業。
羊羔喂養方便、成本更低,羊羔主吃野草,可采用在山上放養或割清草圈養,一般不喂糧食和飼料。羊羔不愁銷路,羊肉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現在人都愛吃羊肉,羊羔供不應求,近年來羊羔價格又上漲。看著這樣的市場優勢,在甄軍的帶動下僅西陽村一村養殖量在50只以上的養殖戶就已過百,花寨養羊專業合作社及新城養羊小區等大規模養羊示范區也都在緊張施工建設中。
甄軍,一位先天殘疾的農民,用他殘而不廢的身軀服務社會,帶領群眾致富,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不是社會的累贅,用人格的力量和突出的業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廣大鄉親的贊許。他用青春和熱血放歌歲月,用光亮和實績書寫履歷,在甘州這片廣袤深情的執土上,留下了他執著堅實的人生腳印,抒了一曲催人奮進的自強不息之歌!(記者 薛朝華 周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