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整體上原址就近重建非常正確
記者:地震之后,有觀點認為很多地方的重建應該另外選址進行,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仇保興:的確,最初有專家說要整體移民,要把老百姓遷移到其他地方。如果整體移民,需要花費多少錢?最重要的一點是,讓老百姓離開世代生息的自然和文化,考慮過他們的接受能力嗎?因此,資金成本、人文成本最小的重建,就是原址重建,就近重建。所以說,這一次四川災后重建還達到一個目標——節約型重建。
記者:就地重建可以節約成本,但萬一這里又發生地震怎么辦?
仇保興:這是一個科學的問題。我給四川的干部講過兩次課。科學研究表明,任何地方的地震活動帶,都是有時間規律的,少則300年,多則2000年,經過地震,能量釋放了,這個地方就相對安全了。日本在這方面很有經驗。日本人民和地震斗爭幾千年,沒有一個小城鎮是異地重建的。中國是一個地震多發國家,還有很多未知的斷裂帶,貿然將一個城鎮遷到一個所謂安全的地方去,也是非常危險的。根據科學家的一致意見,發生過地震的地方相對安全。所以,映秀、青川等,我們都決定原址重建。
記者:唐山是就地重建嗎?
仇保興:唐山基本上是就地重建,本來想移動幾公里建立新城區,后來發現很多居民和機構不愿意搬走,所以就又遷回來。原來地震斷裂帶的上方,現在還是唐山市最繁華的地區。
這里有個問題,涉及到老百姓的心理重建。他們本身已經受到了地震的傷害,如果再舉家遷徙,很多人在感情上無法接受。我以前在杭州做市長時,為了迎接水庫移民,給他們修了很好的房子,配上很好的家具,但是這些老百姓還是愿意回去,不是說發生災難之后,挪一個地方就能撫慰老百姓的傷口。就近重建,原址重建,能夠讓老百姓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有利于人們安居樂業。
記者:那為什么要異地重建北川縣城?
仇保興:北川老縣城受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最重要的原因是地震引發的山體滑坡,如果要在原址重建,需要將北川山體全部固定起來,花費太高。所以選擇異地重建。
異地重建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們要給后人留下研究地震的活的資料。北川地震造成損害的各種特征都非常完備,是一處活的教材。如果就地重建的話,這些非常寶貴的資料就都消失了。所以,汶川地震之后,異地重建的只有北川一個城市,涉及到的人口也就兩三萬人。
記者:地震之后,映秀等地震重災區又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是否選址出現了問題?
仇保興:不能說映秀這幾個地方的規劃選址出現了問題,上游較遠的地方發生了山體塌方,泥石流沖下來正好把岷江堵了,堵在映秀這個地方,洪水改道正好沖刷了映秀新鎮。這是一系列小概率事件的組合,這是規劃無法預計的。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岷江改道,沖擊了映秀城鎮,但經過洪水的洗禮,這座城鎮的建筑還都是完好的。就像一個人出門走在路上被樹砸了,不能說這個人不應該出門吧!所以說,原址就近重建這個方案,是非常正確的。
D
給北川新縣城的規劃打高分
記者:當時為什么考慮在永昌修建北川新縣城?
仇保興:重建一個城市需要考慮很多因素。首要的是,新的縣城有發展前途,而且要避免老縣城附近的自然災害威脅;同時,要讓老百姓生活在自己較為熟悉的環境中。把北川新縣城跟永昌連成一片,又靠近綿陽的衛星城,這為城市今后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記者:您曾經親自參與過北川新縣城的規劃,當初在規劃的時候是否出現過意見不同的情況?
仇保興:這個很多。當初為北川做規劃的時候,有人希望修寬馬路、大橋梁,甚至連名字都取好了。但我認為,像這種幾萬人的小城市,馬路不能太大,太大了就像一個人的五官不對稱。北川新縣城是一個羌族特色的城市,羌族是一個高山民族,高山上哪里來的寬馬路、大橋梁?
當時,有人說應該把北川的防洪標準無限提高,要能抗百年大洪水。這其實是一種浪費。一條河流的防洪要整體考慮,北川縣城的防洪標準提高了,那其他地方的洪水不照樣會漫過來嗎?
另外,還有人熱衷于在北川縣城中間建一個很大的地震博物館。有這樣的必要嗎?外人去北川,不是為了去看地震博物館。我們將北川遺址留下來,這就是一個博物館。最好的紀念,就是讓活著的人活得更好。
最后定下來的方案,在原來設想修博物館的地方,修了一個雕塑公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北川領導班子的辦公樓也爭議很大,有人提出要把辦公樓搞得很大。我們覺得辦公樓不能豪華,后來省上和綿陽市也支持我們的想法,所以現在都較為樸素。
這一次北川的規劃實現了綠色交通,步行道和自行車道得到了完善規劃,縣城小,自行車道任何地方都可以到達,這樣最大限度的減少小汽車出行,有效減少了碳排放和交通能源消耗。
記者:您給北川的規劃打多少分?
仇保興:我覺得可以打高分,當然還有值得改進的地方,我們正在組織專家進行“回頭看”,對有些細節進行查漏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