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稅。這個在十年前對很多國人還很陌生的詞匯,如今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坐飛機要繳燃油附加,在超市里買東西要繳增值稅,去飯店吃飯要繳營業稅。稅已經深深潛入了我們社會的血液。
在今年兩會上,有關稅的話題在第一時間就占據了媒體的焦點。有代表、委員說,工薪階層不應該繳納薪金個人所得稅。接著,又有委員提案,開征遺產稅,500萬是起征點。而國五條細則的出臺,更讓房產稅的爭論達到白熱化程度。今天的《首席記者問兩會》中,記者季蘇平將深入兩會會場,探討話題《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的稅》。
探討話題1、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該不該再提高?
最先發聲的是車壇奇人,全國政協委員李書福,他說,應該把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從3500元提高到5000元。緊接著,中國首富,全國政協委員宗慶后一到北京,就發布了自己的"個稅"宣言:工薪階層應該免交個人所得稅,而工薪階層的標準放在北上廣這樣的城市,年收入在20萬以下的全算:
宗慶后:個稅收入當中60%是工薪階層的,應該是3.6%,大概3千億左右,我覺得政府少開支點,這點錢就省下來了。
中國海運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李紹德也在為自己領域的人們爭取免征個稅的權利:
李紹德:我專門有提案,希望對國際海員免稅。世界上都對海員予以減免。中國最早實行個人所得稅的時候是800塊,我們國際海員就是4000塊,但是現在整個提高2000塊,國際海員還是4000塊。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樣的提案都有些業余。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宋蘭回應,將個稅起征點提高到3000元已經讓納稅人從9000萬人減少到3000萬人,繼續提高起征點,已經沒可能。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則建議,應該以家庭為單位征稅:
賈康:我們的現在個稅最主要的就是工薪階層構成的。為什么呢?代扣代繳,大家跑不了,工薪階層里面有低端也有高端,像打工皇帝可以高到年收入幾千萬,為什么要免他呢?關鍵是要是把非工薪其他收入拉進去,做調節,當然最好同時配上所謂定向扣除,按照家庭贍養系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