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座城市的成人禮
5月,雨季正式來臨前昆明燥熱異常。道路綜合整治提升帶來的不通暢,讓上午9點左右的昆明車流圍城,乘客、司機,仿佛和這個城市共同陷入了焦躁。
去年底開始,昆明啟動20余條重要城市道路綜合整治提升工程,旨在迎接分別于今年年中和年底召開的南博會、亞洲藝術節,另一方面,則想借機梳理城市交通,解堵昆明,眼下正是所謂的陣痛期。
出租車的收音機,一個溫柔的女聲播放著南博會和道路綜合整治階段性成績的消息,司機老陳扭大音量,但聽完之后幽幽嘆了口氣:“要是南博會能起到1999年世博會的作用,這個痛苦,我就忍了。”
老陳在這個城市開了近20年出租車,在他看來,1999年的世界園藝博覽會,注定在昆明的歷史上抹不去,“一個展會改變了一座城市”。
他到現在還能回憶,1996年,“世博會”開始在昆明流行起來,盡管當時網絡幾乎沒有、電視也不怎么發達,但這個外來詞匯,短時間內充斥了昆明的大街小巷,成為市民談資,“盡管過了一段時間大家才知道‘世博會’搞什么”。
之后,昆明便進入“三年造城”時期,這個并不發達的省份,一口氣斥資183.6億元改造昆明,以迎接這個A1類的世界專業博覽會,這個當時普遍認為昆明難以“承受”的大型展會。
一組數據顯示:昆明在此期間,新建、擴建城區道路69條,新建23座立交橋;新建年運輸旅客逾千萬人次的航站樓;建成了5個四星級賓館,星級賓館達到138家,其中引進了如威斯汀、希爾頓、萬豪、上海錦江、喜來登等一批國際和國內酒店管理集團進行管理;組織實施了40個大工程建設……
“感覺昆明就在一夜之間變成大都市,城市干凈美觀、道路寬敞整潔,公交車很豪華,而且還是無人售票。”市民林先生說,2000年左右,只要到別的城市去,立刻就能感覺到昆明的好,“一看到別的地方公交車還有售票員,怎么看怎么覺得土不拉嘰。”
一些在外時間較長的市民,甚至在世博會前后收到在昆親友的電話:“趕緊回昆明來看看,保證你認不出來。”有人說,’99世博會是昆明城市的“成人禮”,隨著鋪路架橋、機場增容、改善人居、城市美化,昆明成功搭上了跨世紀的“頭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