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太空授課將用上“自行車”
神十航天員王亞平將進行“太空授課”引發外界廣泛關注。據《京華時報》報道,由去年神九航天員在天宮一號里組裝的“自行車”將成為王亞平太空第一課的教具。
鍛煉身體是航天員在太空的重要任務。去年神九航天員花10分鐘將天宮里的一輛“自行車”組裝好,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在太空使用“自行車功量計”,劉洋率先體驗了在太空騎自行車的滋味。
在備受期待的中國太空第一課中,這輛“自行車”將以怎樣的形式和地球上的學生見面值得期待。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表示,本次科普教育活動是中國利用載人航天飛行普及航天知識的一次嘗試,目的是向中小學生傳遞航天科學知識,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年對宇宙空間的向往、對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
據了解,為了做好本次科普教育活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教育部、中國科協和中央電視臺等部門對活動進行了系統、周密的策劃,完成了課件、教具制作和地面課堂的準備工作以及航天員也進行相關訓練。
世界首位在太空授課的美國女教師芭芭拉-摩根說,她非常期待王亞平的太空講課,希望課程能通過互聯網全程播放。此外,她還提醒王亞平記得遙望地球。
外媒關注:中國正向空間站邁進
中國神十飛天引起海外媒體密切關注。媒體普遍認為,中國計劃在2020年左右發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神舟十號與天空一號的成功交會對接是邁向這一目標的最新一步。
英國《獨立報》說,中國希望與美國、俄羅斯一起,成為世界少數幾個能將獨立運行的空間站送入太空軌道的國家。路透社則認為,與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航天領域的超級大國相比,中國還有很長一段距離需要追趕,而神舟十號任務是中國不斷增長的空間實力的一個最新展示。
日本《讀賣新聞》網站稱,為了在2020年左右建成獨自的大型宇宙空間站,中國正在一步步的積累著成果。法新社指出,交會對接技術是實現建設永久性太空站目標所必需的。
德國《時代》周報網站指出,中國計劃到2020年在太空建立常設性空間站,其大小僅相當于國際空間站的五分之一。但國際空間站的壽命到那時將結束。屆時中國將成為唯一在太空擁有常設前哨站的國家。德國《漢堡晚報》稱,當西方停滯不前時,中國卻在大力推進太空計劃。
外媒猜測,中國人不會在建立本國空間站的夢想實現后止步。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說,中國人正用比冷戰時的美蘇更有條理的節奏走向天宮。
奧地利《新聞報》則指出,若干年前,國際工程師還嘲笑中國的太空計劃,而現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理由自豪飛速進步,中國不再僅僅是世界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