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3年來,鄱陽縣積極對接生態產業項目近300個,總投資達200億元。目前,該縣已形成一批可實現資源“吃干榨盡”循環再利用的生物質能發電、可替代石化燃料等生態產業,還擁有一批抱團協作打造能源硅谷的太陽能、風能發電企業,新能源產業風生水起。2011年7月,鄱陽被國家能源局授予全國綠色能源示范縣稱號,今年在2012中國新能源產業經濟發展年會上又成為“2012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
12月9日,記者走進鄱陽工業園,處處感受到資源循環再利用已成為企業的生產常態。全省首家并網發電的生物質能發電廠——凱迪生物質能發電廠,每年可消耗秸稈、谷殼等農林廢棄物18萬噸以上,產生上網電量1.4億千瓦時。如今,武漢凱迪控股投資有限公司追加投資,又與鄱陽續簽6億元的項目,其中3億元新裝2臺發電機組,3億元新建利用燃料廢渣提煉工業原料白炭黑的化工廠和有機復合肥廠各一座,徹底將廢物“吃干榨盡”。今年,該縣引進總投資2.5億元、年產100萬噸的甲醇汽柴油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省最大的甲醇汽柴油生產基地。
在鄱陽縣工業園區,一批批新能源企業抱團協作,欲打造新能源硅谷。江西申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尚未完工,其單晶硅多晶硅切片產品就被周邊的幾家企業預定。在該公司周邊630畝土地上,已聚集了佳輝光電、鑫順光伏、金石光電、天聚太陽能等數十家企業,以佳輝、鑫順為主導,目前已經形成了光伏產業中下游產業鏈,在降低成本、共享信息等方面形成了規模效應。與此同時,華能集團江西分公司也把眼光投向了鄱陽,雙方已簽下總投資達16億元的風力發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