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工會十六大代表而言,今后如何繼續做好非公企業、在華外資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工會組建工會工作,特別是如何盡可能地把包括農民工、勞務派遣工在內的廣大職工吸收到工會組織中來將是重點討論的議題。
切實維護好職工權益
“目前,全國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企業已達289.9萬家,覆蓋職工1.44億人,切實提高了職工收入水平。”
在今年9月召開的2013年“經濟全球化與工會”國際論壇上,當全總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陳豪在主旨發言中報出這組數據時,現場許多外國工會領導人不由地瞪大了眼睛。
職工收入是職工權益的核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今后五年,如何進一步完善維權機制,提升服務效能,促進廣大職工體面勞動、全面發展也成為工會十六大關注的焦點之一。
社會轉型之期,勞資矛盾凸顯,城鎮化提速過程中涌向城市的新增勞動力,多種所有制企業的職工都是值得特別關注的群體。
此次會議將有75名農民工代表與會。“作為農民工代表,我將把農民工的心聲帶到大會上。”工會十六大代表、山西省電力建設集團二公司焊工賈向東表示,將重點關注工會如何在保障農民工就業、工資收入、醫療和養老保險等方面有更大的作為。
修改工會章程
此次大會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審議并修改工會十五大通過的《中國工會章程》。
工會十五大以來,我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發生了深刻變化。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我國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勞動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工會工作的對象日益多元化,工會的組織形式、組織體制、工會經費的收繳和資產監督管理等都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
據了解,《中國工會章程(修正案)》共修改了30多處,此次會議將對這些修改進行最終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