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廁紙
報警人:喂,110,我在一酒家上廁所,沒帶紙……
110:汗……
試手機
報警人:……(沒有聲音)
110:這里是110,有事請講。
報警人:這個手機聲音很清晰(然后掛掉)。
直擊: 不到兩分鐘一個電話
在全國第28個110日來臨之際,記者昨日走進廣州110指揮中心。報警臺電話聲此起彼伏,記者在10分鐘內跟隨110接警員接到了4單報警。
昨日中午12時12分,一市民報警稱,一個月前充話費,至今充值不成功,與檔主發生糾紛,請求警方介入。幾乎在掛機的同時,電話又響起?!澳愫?,我的身份證丟失了怎么掛失?”110接警員脫口說出綜合辦證大廳的咨詢電話,指引其去辦理,這單報警處理完用時不到10秒。
“110,我這邊有個小孩子摔傷了!”一中年婦女的聲音顯得很著急,“別急,您慢慢說,是怎么回事。”接警員稍稍安撫了一下對方情緒,趕緊記錄事件要素。
也許太著急,對方一直未能講清具體地址,只是一直在強調“要警察過來處理,要看視頻監控”。在接警員的引導下,報警人終于說出了地址,接警員立即通知轄區警員前往處理。
甚至來不及喘口氣,一個老伯的來電再次讓人繃緊了神經:“你們要保證我的安全??!”老伯高聲呼喊道,說話很不連貫,只是一直在強調要求警察保護。在接警員反復引導下,才搞清楚原來是“有人借錢不還”,接警員將此條信息錄入求助咨詢類,建議老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對于接警員來說,最困難的是“猜地址,猜方言”,大部分時間都耗在上面了。接警員小陳告訴記者,從早上8時上班到中午12時,4個小時接了140多個電話,平均不到2分鐘就接到1個電話。
阻止轉賬詐騙也是110的重任之一。去年11月29日中午12時許,110報警臺接到1名78歲的老人報警,老人稱曾接到1個詐騙電話,對方以其孫子被黃埔區公安分局扣留為由,要其交保釋金。老人在憂心孫子的情況下到海珠區昌崗東路的銀行,通過柜員機向對方賬號匯款13000元人民幣,轉賬后覺得不妥立即向110報警。110接警員立即指令海珠區公安分局昌崗派出所警區民警前往處置,并協調銀行設法凍結被騙資金,在嫌疑人提取老人被騙資金前成功凍結涉案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