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隨父母海外求學幾年
海漂歸來 “小候鳥”反而不適應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朱英華
為了讓孩子增長見識、提高外語水平,不少留學人士把年幼的孩子帶在身邊,讓他們入讀國外的學校。可是孩子回國后無法適應國內的教育環境和生活習慣,甚至因為學業上的打擊變得一蹶不振
現象
“小候鳥”歸來學習跟不上
在南寧市一家媒體工作的林女士最近在申請赴澳大利亞讀碩士,她打算為5歲的女兒辦理陪讀簽證,帶女兒出國。“一方面是為了讓孩子增長見識,有個英語學習環境;另一方面,我也不舍得丟下女兒兩年。”讓她糾結的是,帶著女兒出國讀兩年書,兩年后回國,女兒還適應得了國內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嗎?
周吉原是南寧市一所高校的教師。幾年前,周吉為了深造,赴美國讀博士,并把當時年僅4歲的兒子一同帶去美國。5年后,周吉畢業回國,憑著學歷謀到了更好的職業,9歲的兒子也回國并進入南寧一所小學就讀。但讓他頭疼的是,兒子回國后不適應國內的教育體制和生活環境,一下從原先的開朗活潑變得沉默寡言、心事重重。“兒子入讀國內的三年級,每天做作業到夜里12時,不管是語文還是數學,他都覺得好難。在班里排名倒數。除了一口流利英文,他似乎沒有優勢。”周吉說起兒子目前遇到的困境時很心疼。出國后,兒子入讀的美國學校很輕松,沒有家庭作業。回國后才發現國內的學業遠比美國繁重。周吉說,不知當初帶孩子出國,這一步是否走錯了。
多年前赴澳大利亞讀碩士的職場人士劉媚也遇到了這一問題。劉媚赴澳時帶女兒一同前往,當時女兒不到4歲。劉媚在澳大利亞讀完兩年碩士后,又花了幾年時間工作并申請移民。拿到了綠卡后,她認為國內的職場機會比澳大利亞多,于是帶女兒回國。回國后,女兒很不適應國內的環境,學習跟不上,甚至出現較為嚴重的厭學情緒。女兒不愿學習,要求媽媽把她送回澳大利亞。無奈之下,劉媚只好放棄國內的優厚待遇,陪女兒回澳大利亞讀書。
家長
帶著小學課本出國教孩子
目前在加拿大讀博士的黎明,出國時把女兒帶到了加拿大。去年女兒7歲,到了上學的年齡,黎明在加拿大溫哥華給女兒找了一所學校。為了防止女兒完全和國內的小學教育脫節,黎明想了一招,他回國度假時找來了小學一、二年級的課本和題目,帶回加拿大。平時有空,黎明就拿出課本教女兒學習,并給女兒布置一些作業。
黎明說,加拿大的小學學習無壓力可言,“所謂的課外作業,最多就是要求孩子多閱讀課外讀物”。因此,黎明在教女兒學習國內小學一、二年級知識時,女兒沒有什么壓力,空閑時間多。
不過,黎明坦言,女兒在加拿大小學里的老師知道他同時在要求孩子學國內小學知識和做作業后,表示不鼓勵家長這么做。“老師說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就是要多玩耍,多觀察事物,激發想象力,不需要填塞過多的東西。不過,我作為中國家長,特別是打算以后回國,覺得還是讓孩子學點國內的小學知識,以后孩子不至于脫節太厲害而跟不上,打擊自信心。”黎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