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城鎮管理水平科學化。堅持把城市管理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學習國際國內先進管理理念,實現從小城管到大城管、從重突擊到重長效、從重單一到重綜合、從重載體到重機制的轉變,讓高品質的城市建設在科學的城市管理下,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各地都應認真學習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努力掌握城市管理的規律和特點,用先進的理念、專業的知識、創新的體制,管理好城市。抓好蘭州等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加快推進智慧公共服務和城市管理系統建設,提升城市運行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為全省探索經驗。
全省經濟和城鎮化工作會議之后,甘肅省國土資源廳就如何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切實改進和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土地利用與管理工作,進行了認真研究。近幾年來,全省各級政府及其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按照積極主動服務、嚴格規范管理的工作方針,全面加強全省土地管理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全省城鎮化建設,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包自吉介紹說。
一是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十一五”以來,我省城鎮建成區面積快速增加,年均增長近20%。但城鎮人口聚集緩慢,2000年至2013年,全省城鎮人口僅增加12個百分點,遠遠低于城鎮建成區面積增長速度。二是城鎮的過速擴張造成優質耕地減少。城鎮的過快擴張大量占用城鎮周邊優質耕地,雖然按照先補后占、占補平衡的原則都及時進行了補充,但新補充的耕地大多位置遠、基礎條件差、質量較低,熟化并達到優質耕地標準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三是城鎮的過速擴張導致土地的低效利用。在城鎮的擴張中,不能堅持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和土地利用、城鎮建設規劃,導致土地粗放利用、結構不合理、效率低下,尤其在部分中小城市,人均占地比較大,人口密度小,土地利用集約化程度不高。
針對這些問題,在下一步工作中,全省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將按照全省經濟工作和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的“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提升效率,切實提高城鎮化建設用地集約化程度”的目標要求,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以有效推進全省新型城鎮化建設。一是強化規劃和用途管制,嚴控城鎮建設新增用地。經國務院、省、市州人民政府審批實施的省、市、縣、鄉四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已按照“適度控制大城市,重點發展中、小城鎮”的原則,對全省城鎮建設用地規模和布局做出安排,并劃定了全省城市、城鎮建設擴展邊界。要嚴格執行各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加強城鎮建設用地審批的規劃審查,對不符合規劃的新增建設用地堅決不予審批。同時,國土資源部已向國務院上報了全國國土規劃綱要,我們要依據此綱要,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編制全省各級的國土規劃,并按照省上確定的主體功能區建設布局,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明確各地的國土開發強度。尤其在市、縣層面的規劃中,要將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開發控制落實到地塊,進一步強化規劃管控用途管制,防止城鎮建設攤餅式的無限擴大。二是嚴格落實節約集約用地制度,盤活城鎮建設存量用地。人多地少,尤其是耕地少,特別是優質良田更少的國情、省情決定了城鎮建設必須走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路子。因此,一要嚴格按用地標準,審查報批城鎮新增建設用地;二要采取更加優惠的土地政策,鼓勵一些用地者將其低效利用和利用不合理的土地交回,重新開發建設,特別要鼓勵工業“出城入園”、“退二進三”,既提高城鎮用地效率,又改善城鎮用地結構;三要加大城鎮閑置地的清查處置力度,對一年不用的依法征收閑置費,用經濟制約手段促使其盡快開發利用;對兩年不開發建設的堅決依法收回;四要統籌地上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既注重把現有存量城鎮建設用地盤活用好,也要把一些城市的地下空間充分開發利用好。三是實行差別化的供應政策,優化城鎮建設用地結構。要實行有保有壓的土地供應政策,也就是對大中城市建設中的民生用地,即保障房、棚戶區改造、普通商品房等用地,以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公共文化、環境治理與生態保護用地要予以保障,并適當壓減其工業用地,促使工業項目向蘭州新區及其他工業園區聚集;對小城鎮的工業項目、基礎設施、公益事業等用地要在用地計劃指標的安排、具體項目用地的報批供應上予以保障,使其形成產業和人口集聚效應。同時,還要保障新農村建設、扶貧異地搬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設施農業建設等用地需求,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四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高城鎮建設用地配置效率。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土地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加大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力度,擴大城鎮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范圍,除法律規定的公益性用地繼續采用行政審批劃撥供地外,其他用地都要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采取有償出讓的方式供應土地。對經營性土地使用權要采取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方式來配置,既通過市場機制提高城鎮土地配置效率,又增加城鎮國有土地收益,為加快城鎮建設籌集資金。要按照國家的統一安排,建設有效調節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價機制,提高工業用地價格,堅決杜絕工業用地零地價甚至負地價供地。要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規范有序地推進城鎮規劃范圍內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即在試點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并在符合規劃和土地用途管制前提下,積極推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經營,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五是嚴守耕地紅線,確保糧食安全。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把耕地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市建設用地開發邊界和生態紅線落在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要嚴防死守耕地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不動搖,加強用地審批規劃計劃審查,從嚴從緊控制占用耕地,避讓優質耕地,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倒逼城市發展跳出去。要拓寬城鎮建設用地新空間,加大全省未利用地開發利用力度,引導城鎮建設不占或少占耕地。要按照“統籌規劃、先建備補、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的原則,加大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力度,守住全省6989萬畝耕地和5725萬畝基本農田,并不斷提高耕地質量。要加大土地執法監察力度,堅決依法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和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
同時,還要保障好全省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嚴格執行省政府發布的征地補償標準,規范征地程序,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申訴權、監督權,并要探索“留地”、“換地”、“留物業”、“入股”等多途徑安置方式,做好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險,確保被征地農民當前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既促進城鎮化建設進程,又維護社會穩定。(記者 薛朝華 周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