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拍濕地租直升機 不計得失全力護鳥
2008年,王建民成為了中新生態城的簽約攝影師,這樣就給了他更大的空間和時間,用鏡頭記錄著濱海新區的點滴變化,記錄著鳥兒們的生存狀態。
為了拍鳥,自己購置了拍攝器材、觀鳥望遠鏡,為了等待光線、捕捉到候鳥最生動的瞬間,王建民經常在濕地里一待就是一天,有時為了尋找拍攝角度,還要穿著水衩子站在水里,雖然拍攝過程很辛苦,但是獲得的收獲也是豐厚,王建民拍到了很多候鳥美麗的身姿。
有一次為了拍攝濕地的全貌,王建民自己租了一架直升機進行航拍。“當時花了2萬塊錢租呢,后來跟人家好說歹說,分了好幾次才把錢交上。”王建民笑呵呵地說。
在長時間的拍攝中,王建民也遇到了很多鳥的故事。王建民說,自己愛上候鳥后,自己的心情就跟著鳥兒一樣或喜或悲。“鳥兒就像人一樣有感情,有一次,我在大神堂附近的濕地內看到一只狀態不大對勁的反嘴鷸(y)站在海邊,它身邊的同伴就好多天一直陪伴著它、守護著它,等著它一起重返大部隊。那種不離不棄的情感,讓看到的人都特別感動。”
還有一次,他在一條大堤上看到一只鳥兒被疾馳而過的車輛撞翻在路邊,王建民立即下車去救助這只小鳥,把這只可憐的鳥兒抱在懷里,用自己的體溫溫暖著這只奄奄一息的鳥兒。“我就看著它在我的懷里一點一點地失去生命,心里責怪那些開車的人,為什么不能慢一點。”王建民說,“我后來把它埋在了路邊,那時候心里真是難受極了。”
后來,王建民自己學習鳥類急救知識,總是在自己的車里備點急救用品,準備隨時幫助有需要的鳥兒。
當然,王建民遇到的也不總是悲傷的事情,有一次王建民成功地救助了一只大麻鳽(jiān),送到了志愿者的家里,后來恢復好的大麻鳽就賴在志愿者家中,不僅如此,嘴還越來越叼,愛吃好看的“觀賞魚”,這讓志愿者們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