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公務員在飯店吃得少了,機關食堂吃得多了,可個別機關食堂裝修卻越來越好,比五星級酒店都要好。”浙江省人大代表、開元旅業集團董事長陳妙林的發言,讓在座的代表都吃了一驚。據他透露,有的機關食堂用的是荷蘭青瓷餐具,貴的2000元一個。
眾所周知,“八項規定”出臺后,公務人員吃喝不僅向機關食堂回歸,同時也向更隱蔽的會所轉移。有關方面及時出手整治“會所中的歪風”,獲得輿論肯定。但是,轉移到機關食堂的公款浪費現象,似乎還沒有及時跟進治理,所以,亟待有關方面也出手治一治“機關食堂中的歪風”。
從相關報道來看,中央國家機關食堂不僅有《中央國家機關食堂管理辦法(試行)》這樣的制度來約束,而且在“八項規定”出臺后收到較好效果。以教育部機關食堂為例,據說連很多蔬菜的邊角料都舍不得扔掉,而是腌制成泡菜和小咸菜。但是,各地政府機關食堂、國企機關食堂是浪費還是節約?需要徹查。
不可否認,幾乎每個機關食堂都有自己的管理辦法,但是,這些自己制定的制度自己是否遵守,值得追問。因此,筆者建議應從三個方面治理機關食堂浪費和腐敗:首先是完善機關食堂管理制度。要么是制定全國統一的黨政機關食堂管理辦法并監督實施,要么各省市區制定自己的統一機關食堂管理辦法并監督實施。
在新的機關食堂管理制度中,不僅要明確食堂原料來源以及原料采購程序、補貼標準,還要明確衛生標準、價格標準、環境標準等,尤其是明確各項監督措施,以防止某些機關食堂出現原材料特供、飯菜價格超低、裝修豪華、豪華餐具等問題。
其次是從預算源頭監督管理。機關食堂是非盈利部門,基本每一分錢都來自財政撥款。然而,在每年的財政預算中,似乎看不到機關食堂方面的資金預算。今后,各級政府不僅要公開“三公”消費總賬,還要公開“三公”消費明細賬,關于機關食堂的預算要單獨羅列——這應該是強制。
再者,對于機關食堂要強化體制內監督。由于機關食堂屬于封閉管理,公眾一般很難直接監督——似乎只能監督機關食堂的預算以及在媒體揭露的基礎上進行監督。那么,體制內監督尤其是紀檢監督就非常重要,這就需要能進入機關大門的紀檢人員把機關食堂作為一個監督重點,按照公眾期待監督,讓機關食堂回歸節約、廉潔。張海英(北京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