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共贏:“惠及香港就是惠及國家”
有人把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的措施形容為“送大禮”,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香港同胞對中央政府挺港的感激與贊譽。但客觀而言,惠港政策是互惠互利的,這些措施既是香港發展的需要,也是國家發展的需要。
“內地和香港密不可分,惠及香港就是惠及國家。”郭萬達表示,30多年前,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偉大進程中發揮了難以取代的重要作用;今天,香港仍是國家發展尤其是整體轉型發展的重要資源。
他說,如果說以前香港的作用是引進資金等看得見的資源,那么現在香港的價值就是市場經濟制度、管理等看不見的資源。例如,國家進一步對外開放和全面深化改革,妥善處理市場與政府、市場與社會的關系,香港仍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在日前舉行的政協上海市第十二屆委員會港澳委員座談會上,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屠光紹表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和發展,將充分學習借鑒香港經驗。上海已通過派出赴港訪問團、舉行座談、開展調研等方式積極借鑒香港在相關建設和管理領域的經驗。
“香港作為全球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為上海的發展帶來了很多啟發,今后上海還將持續向香港學習。”屠光紹說。
郭萬達認為,國家越開放,越需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城市。“香港將在國家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并通過發揮作用實現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
2013年12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來京述職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時指出,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這是事關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在這個過程中,內地將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有利于擴大對港澳臺的開放合作,內地和香港的交流合作將更加深入,香港將贏得更多發展機遇和更大發展空間。
“香港要把握好這個新的機遇,”新年伊始,梁振英在新一年度施政報告中表示,我們的競爭力位于國際前列,更有國家給予的優惠和國家高速發展帶來的動力。“我們要善用、鞏固及提升香港現有的優勢,加強與國內外的全方位合作,將各個產業做多做大做強。”
“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事實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有中央政府和內地人民的堅定支持、鼎力相助,有特區政府的勵精圖治,有700多萬香港市民的自強不息、攜手努力,香港一定能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取得更大的發展進步,續寫“不朽香江名句”。(新華社記者 裴闖 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