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的《圍城》中說,“婚姻就像一座城,進去的想出來,外面的想進去”。
你知道為啥進去的想出來嗎?有網友說,都是被過節給過怕的,尤其是春節。
李利是一家房地產公司的中層,月入七八千元,在鄭州來說還算可以,但這個春節,“花錢花得我直叫喚。”她說。
李利結婚已經三年,孩子也一歲了,每月房貸車貸家庭花銷加上孩子,也攢不下多少錢。
今年春節一家三口到外地的婆婆家過年,“平時不回去,過年肯定不能空著手吧,婆婆說不用給錢,那就買點東西好了。”
李利給婆婆家買個冰箱花了1000元,買各種水果干果花1000多元,買肉菜類花了近千元,給婆婆公公一人買雙鞋子、買件衣服,又是1000元。
算下來,婆婆家就花了近4000元,去掉老人給孩子的壓歲錢,支出3000元。
再說自己的媽媽那里,年貨、壓歲錢,又是2000元。
自己家呢,倆人買買衣服、鞋子,孩子買買東西,2000元沒了。
于是,沒敢出去大吃大喝,沒有買啥大件,7000元錢沒了,一個月工資啊!
再加上朋友聚會,七大姑八大姨走親戚什么的,少說也要3000元。一個春節,省著花,1萬元沒啦!
“看著錢包迅速癟下去,心里那個惆悵啊!”李利說,上了班,工資還沒發,已經有房貸、車貸等著她了。
李利說:“結婚,就是多一個人和你一起掙錢的同時,多出好幾個人花你倆掙的錢,多么痛的領悟。”
準備結婚的郁悶
孝敬對方父母的,比花在親爹媽身上的還多
作為準結婚一族,菜菜的花銷也不小,春節前她就列好了自己的支出清單:
1.孝敬老爸老媽,5000元;2.過年去男朋友家,買禮物2000元;3.犒勞自己3000元(在萬達看中一件外套,打完折1600元,狠狠心買了)。
“得1萬元吧,還好,去男朋友家里能收個紅包。”菜菜說,怎么算,自己一年的積蓄都不夠用了,算了,為了父母和男朋友高興,花錢也值得。
相比夏華孝敬丈母娘家的大手筆,菜菜的花費已經很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