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濰縣集中營展覽館 |
![]() |
濰縣集中營展覽館展出的部分難民照片 |
夏寶樞說,1945年,漫長的囚禁歲月走到了盡頭。盡管日本人竭力封鎖消息,但盟軍勝利的消息不可阻擋地潛入集中營。在他們渴盼自由的同時,同盟國正在緊張策劃營救他們的行動。8月17日,經過選拔和訓練的6名美軍官兵和一名中國翻譯,組成一個名為“鴨子行動隊”的營救小組,乘坐B-24型轟炸機出現在濰縣集中營的上空。美軍隨即實施空降突擊,全副武裝的空降兵跳傘成功,降落在集中營北側的玉米地里。著地后,官兵們立即向集中營撲去,窮途末路的日偽軍看守嚇傻了眼,一動也不敢動。
重獲自由的人們互相擁抱,飲泣不止。許多人爭著把空降兵使用的降落傘撕成碎片,留作紀念。
集中營的歲月,成為曾被關押在這里的每個人一生都無法抹去的烙印。為了還原歷史,很多人都在日后寫了關于自己在集中營生活的回憶錄。
皮爾森說在里面吃不飽的那幾年養成了他現在都是什么都能吃,不挑剔的習慣。
但是更重要的,他說,是對于日本人的態度。 雖然日后很多年由于工作和生意他接觸了不少日本人,盡管這些日本人也很真誠,但是他還是覺得怪怪的。希望日本政府可以早日正式為曾經犯下的錯誤道歉。
戴愛美,退休后一直致力于這段歷史資料的整理,她說,集中營歷史的歷史告訴我們,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可貴。
明年就是二戰結束70周年,據濰坊市外事與僑務辦公室主任王浩介紹,濰坊市政府策劃了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其中一個重要活動就是想把還健在的曾經被關押過的僑民請回來,一起追憶那段歷史。
“另外,鑒于這段歷史的重要性和獨特性,我們正在著手集中營的修繕和部分復原計劃,希望日后可以呈獻給世界一個更好更真實的集中營。作為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濰坊希望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王浩說。(記者 何娜 鞠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