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市要避免走其他資源型城市先成長,后成熟,再枯竭,再轉型的老路。作為國家能源資源的戰略供應和儲備基地,六盤水在成長過程中就要考慮到轉型。” 3月8日,在全國“兩會”貴州主題宣傳活動六盤水專場,與會代表及嘉賓就“資源型城市轉型與產業升級”展開討論,特邀嘉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程會強博士為成長型城市六盤水的轉型升級開出良方。
程會強指出,作為“三線建設”時期發展起來的新興工業城市,六盤水在當前國家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中,被定位為成長型資源城市,轉型升級發展對六盤水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六盤水市以煤炭、鋼鐵、電力、建材等傳統產業為支柱產業,如何實現傳統產業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轉型發展?程會強認為,六盤水市應將頂層設計放到首位,規劃具有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道路。例如在具有喀斯特地貌的山區發展示范農業,形成自己的發展模式。
程會強指出,六盤水市生物資源豐富,特別是位于盤縣境內的八擔山,是全國生物多樣性最突出的地方之一,很多專家都去采集標本。將多樣性生物資源轉化成新興的產業優勢,發展生物醫藥,符合新興戰略產業、節能減排的需要,也符合當地的山區地少林多的實際。
程會強建議,在跨產業的轉型中,特色的旅游產業轉型空間非常大。不能單純靠傳統產業的延伸實現資源型城市的轉型,而是要通過多產業的發展,培育新的產業業態。六盤水市在這一方面具有后發優勢,可以在原生態不破壞的情況下實現高層次的轉型,最終建成國家生態文明的新型示范區。(記者 蘇江元 趙凱 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