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街餐飲街
食客不敢點小龍蝦
在以經營麻辣小龍蝦聞名的東直門簋街,多家餐廳均表示沒聽說過用“洗蝦粉”清洗水產品的。“真出了食品安全問題,不是砸了自己的牌子嗎”,有餐廳經營者介紹說,和其他蝦類產品一樣,小龍蝦的清洗一般用清水、刷子來洗凈,然后還要經過半個多小時的燜、煮來確保熟透。
一位昨晚在簋街就餐的市民徐先生告訴記者,據他觀察,他所在的餐廳只有一兩桌客人桌上有小龍蝦,他聽到有顧客想點“麻小”時緊著追問服務生:“質量沒問題吧”,但是最后在朋友的勸說下,還是放棄了。
一位在自家餐廳悠閑地喝著茶的小老板,一點兒不擔心后廚還剩多少小龍蝦沒賣完。他對記者說,“麻小”早已不是簋街上惟一的招牌菜了,因此應該不會受太大影響。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6年,簋街就宣布率先實行水產品市場準入。東城區食品辦要求經營水產品必須做到進貨臺賬和票據記錄齊全,被限期改正的餐館如果再次發現“水貨”來歷不明,將被罰款200元,沒有建立進貨制度的餐館最高可罰1000元。
新聞鏈接
“洗蝦粉”是何物
記者網絡搜索發現,關于“洗蝦粉”的主要成分,專家的說法也不一致。
有的說是草酸,主要起清潔污垢作用。雖然草酸經清水浸泡和高溫烹飪后會分解掉,但畢竟是化學物質,不宜在食品加工中使用。資料顯示,草酸是無色透明結晶,對人體有害,會使人體內的酸堿度失去平衡,影響兒童的發育。
還有種說法是,“洗蝦粉”主要成分是檸檬酸和亞硫酸鹽。這兩種成分屬于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但是相關法規明確其使用范圍,用于清洗小龍蝦屬于違規。
據了解,不良商家之所以用“洗蝦粉”,一是因為小龍蝦的確很難清洗;二是用洗蝦粉洗過的小龍蝦會比較鮮亮,中看中賣。據說,只要將“洗蝦粉”兌水化開,把小龍蝦直接浸泡在里面,用不了10分鐘,黏附在小龍蝦肚子上的臟東西就會自動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