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公開。未來治堵方案如何設立“公開”的制度安排,也非常重要。因為,任何行政控制都會導致某種公共資源稀缺。盡管現在沒有控制機動車增長的具體措施出臺,不過,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上牌部門絕對不會滿足所有的購車需求。只要車牌是有限的,也就存在市場投機的需求和權力尋租的可能。如何避免經適房等領域的問題再次出現,顯然需要有關購車信息與程序做到“透明、公開”。
在“公車零增長”的問題上,也需要公開每個單位的公車信息,才能獲得民眾的信任。
三是公平。制度方案的設計,應該保證每個在北京工作、居住的人士都享有“公平”購車的權利。既不應有歧視外地人的限購政策,也應杜絕有人憑借“特權”而優先獲得購車的資格。
讓“公平、公開、公正”的控車原則變成現實,接下來還是需要更合理的制度設計。而這樣的制度設計,不妨還是多聽聽市民的意見。
來源:新京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