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不到就能買份簡歷
記者以一家企業用工人員的身份咨詢中華英才網、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等招聘網站得知,只要在工商注冊的公司企業,付費后即可查閱求職者包括姓名、專業、身份證號碼、電話、郵箱、個人經歷、興趣愛好等一切個人信息。
“企業注冊后,一月500元就能下載應聘者簡歷,平均也就一元一份。”一家招聘網站的客服人員說,該網站號稱擁有3000萬份簡歷,且簡歷以每天超過4萬份的速度增長。
甚至很多小型網站價格更是低廉,0.1元至0.5元就可買到一份簡歷,而且并不核查招聘企業情況,甚至不要求工商注冊,“給錢就能看簡歷”。
雖然有些正規的大網站允許設置加密,求職者可以只讓投送簡歷的企業看到自己信息,但招聘網站幾乎都沒有對信息轉移做出說明,求職者也不清楚信息會被泄露,輕易地放棄加密。甚至有些網站“加密”只是幌子,企業只要交錢,不管簡歷是否加密,都能下載。
網站泄露個人信息也要定罪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規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上述信息,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法律業內人士表示,地產中介、招聘網站等企業濫用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也應該據此定罪。
但部分招聘網站只要求用戶“必須如實填寫信息”,但自己卻有諸多免責條款。大部分網站沒有就所收集的信息是否交與第三方給出明確說明,用戶并不知道信息是否限于本網站使用;大部分網站不能保證數據傳輸的保密性,甚至公然告知:“在本網站所登錄的任何信息,均有可能被任何本網站的訪問者瀏覽,也可能被錯誤使用。本網站對此將不予承擔任何責任。”
人力資源專家也提醒大學畢業生,目前國內招聘網站魚龍混雜,求職者應仔細閱讀注冊協議,謹慎填寫個人資料,除必要聯系方式外,盡可能少透露信息,并做好保密設置。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