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飛機3升油飛兩小時
人工增雨好幫手
不過對于小朋友來說,“安靜”的儀器顯得魅力不足,還是翼展2米多的“馭飛人工影響天氣無人駕機”有意思。
“這殼兒真薄,是塑料做的?”“有我的遙控飛機飛得高嗎?”……小朋友摸這兒敲那兒,圍著這小飛機,稚嫩的聲音問題多多。在小飛機快被好奇心“大卸八塊”時,市氣象局工程師趙宇出來救場了,“小朋友們,這可不是玩具,它能飛到天上探測氣候變化呢。”
隨著趙宇的介紹,無人飛機的奧秘一點點被揭開??此扑芰系陌咨鈿び刹Aт撝瞥?,也就是一種纖維強化塑料,質輕而硬,不導電,耐腐蝕。機頭是淺黃色的螺旋槳,內設發動機。起飛時以盤旋方式垂直上升,最高可到6000米高空,降落時在降落傘的幫助下仍會落回原地。背部正中是飛機的“血液”,儲油缸。一次作業時間為2小時,雖然巡航時速在80到100公里之間,但它的耗能比汽車小多了,“喝”3升汽油足夠。相對于氫氣球來說,這種探測氣象數據的方式更加智能,單次成本較低,且能循環使用。
“當需要人工增雨作業時,飛機將攜帶碘化銀煙條鉆入云層。一旦地面作業點發送遙控指令點燃煙條,催化劑就可順利到達云層的合適位置?!壁w宇解釋,無人駕機是近幾年北京氣象部門的科技成果,目前還未普遍應用到人工增雨中,主要是投入到一些專業氣象課題中,尤其適用于小范圍氣候變化的研究。
家長變身“好問寶寶”
最關心低碳排放
“陸地吸熱大過海洋?我還真不知道?!睆膹V渠門趕來的秦女士本來是想讓孩子充電,沒想到自己剛發表“高見”就被專家給糾正了。記者發現,在氣象知識展板區,大多是家長拉著孩子,亦步亦趨地跟著專家聽講。從溫室效應的原理、大氣環流的成因,到低碳排放的重要性,家長們變成了“好問寶寶”,不肯放過任何一個疑問。
看著孩子又跑到一邊玩去了,秦女士不厭其煩地將他拉回來,“孩子聽一遍,我記住了回去再教他一遍,肯定印象深刻。主要還是希望他能有愛護氣候和環境的意識?!?/p>
在昨天的專家咨詢現場,低碳城市、災害性天氣、氣候變暖,成為家長最關注的三個“熱詞”,這正巧也符合了本月23日“世界氣象日”的主題“人與氣候”。
來源:北京日報(記者 汪丹 通訊員 曹冀魯)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