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
重點區路側停車驟減
昨天,本市幾家大型停車管理公司都派人對城六區內所屬停車場停車數量進行評估。一大型停車管理公司負責人介紹,匯總各區情況發現,調價后,城六區呈現商業區停車數量變少、停車時間變短,居民區不“出勤”的車變多等特點。
該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城六區的路側停車數量有所減少,一些重點區域的停車數量降幅明顯,如從安定門到安貞橋的路側停車位,停車數量比以往減少了一半;還有個明顯特點是,辦公區附近停車場的停車數量明顯減少,長時間停車的車輛也減少許多,基本上都是停會兒就走,而以前經常停上八九個小時。在一些居民區,往常白天約有20%的車輛停在小區里,昨天接近80%的車輛沒有出門。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這些停車管理公司每天會巡查停車場,匯總數據并反映問題。
地下停車數減少一半
路側停車減少,地下情況如何?昨天上午,記者在二環西直門橋邊上的嘉茂商城地下停車場看到,因為停車費上漲,原本每天停放四五百輛車的地下停車場,僅僅停放不足200輛。停車管理員介紹,停車費一漲,很多在寫字樓上班的員工當天沒開車上班。
管理員介紹,這個地下停車場可以容納600輛汽車,平時上午11點左右的時候,基本要停放到8成左右,也就是近500輛汽車。但是根據昨天進場拿到的小票單統計,上午11點半前進場車輛不足200輛。
部分車主乘公交出行
面對上調的停車費,一些車主改乘公交、地鐵出行,一些途經重要區域的公交線路客流略有增加。昨天早晨,公交1路的乘客張先生表示,平時開車去西單上班,車停在單位旁的停車場,每天要交10元停車費。因不知道該停車場會否調價,所以昨天乘公交上班,“先看看情況,不然一天8小時要收115元,我可承受不了”。
為滿足乘客出行需求,地鐵1號線昨天將最小發車間隔縮短10秒,全天開行列數由626列增加至674列,運力提升8%。縮短發車間隔的效果很明顯,早高峰在站臺滯留的乘客明顯減少,尤其在一些重要換乘站,以往要在站臺等上3趟車才能上車,昨天只需要等兩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