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注冊志愿者達200萬人以上、志愿者年人均提供服務超50個小時;90%以上的市民知曉文明禮儀行為規范,并積極參與文明建設;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穩步提升;綠色出行、文明出行成為時尚;居住小區生活垃圾分類達標率達到80%……《首都“十二五”時期精神文明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將繼續以“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為基本主題主線,深入推進首都精神文明建設。
依據《規劃》,2015年,首都精神文明建設要實現“四個顯著提升”——實現以首都意識、首善意識、公德意識、法律意識為主要內容的市民文明素質的顯著提升;實現以社會風氣、公共秩序、服務水平、生活環境為主要標志的城市文明程度的顯著提升;實現以健康有益、寓教于樂、豐富多彩、全民參與為主要要求的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質量的顯著提升;實現以和諧首善、古今交融、開放包容、創新發展為主要特征的城市文化魅力的顯著提升。
社會各界共同提煉“北京精神”
“十二五”時期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將抓住一個根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全市將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
全市將廣泛發動社會各界群眾,發掘首都文化的歷史底蘊,提煉特色鮮明、內涵深刻的“北京精神”,使之成為首都人民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
結合紀念建黨90周年、《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10周年等重大紀念日,廣泛開展公民道德教育實踐活動。道德模范評選表彰和宣傳實踐活動、未成年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等主題活動也將大力開展,引導市民感悟、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六大文明引導行動將開展
“十二五”時期,“愛首都、講文明、樹新風——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將作為一條基本主題主線,貫穿于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的方方面面。
公共文明建設仍是“十二五”期間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的突破口和重點內容。各區縣要以此為服務人民群眾的重要載體和抓手,要以讓人民群眾滿意為標準,不斷完善服務設施,千方百計為群眾做好服務。全市將持續開展“六大文明引導行動”,推動公共文明進一步發展提高。
一是深入開展禮儀文明引導行動。制定新的《首都市民公共文明公約》,利用全市5000多所市民文明學校,進一步建立文明禮儀全民培訓體系。
二是深入推進環境文明引導行動。貫徹市政府提出的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進一步提高環境文明。
三是深入推進秩序文明引導行動。擴大文明乘車示范站臺覆蓋面,開展文明站臺達標和“文明路口”創建活動,推出一批示范站臺、路口。
四是深入推進服務文明引導行動。倡導誠實守信、優質服務的行為規范,進一步提高窗口行業和行政執法部門的社會服務水平。
五是深入推進觀賞文明引導行動。倡導熱情有禮、文明觀賞的行為規范。
六是深入推進網絡文明引導行動。建立萬人網絡義務監督志愿者隊伍,引導網絡從業人員積極創建文明網站、文明頻道,形成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