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停車10元/時難倒業主
椿樹社區
不少車主為省停車費又避免被貼條想出了不少奇思妙招,比如自己主動貼一張事先仿制好的條子,或揭下貼別家車上的條子粘在自家車上,以混淆協管員的視線。這些招數對家住西城區椿樹社區的王先生來說,都顯得“很不牢靠”,“我是交錢辦證,但只交夜里停車的錢,白天停車只能靠搶。”
張先生說,椿樹社區是老小區,區內車位特別少,大多數業主只能把車停到小區外。小區附近的車位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樓下南側的小道,不收費也不貼條,但那里總是排滿車;另一部分是樓下北側輔路邊的停車位,一小時停車費10元;第三部分就是會被貼條的位置,很多車無奈也會停在那里。但最近幾個月,第三部分的車位上,經常會看到有車輛被貼條。
“根據相關政策,我拿著戶口本、駕駛證找居委會,辦了一張夜間停車證。”張先生說,這保證了其夜間可以免費停在正規車位上,只要白天開走就行。“但有時候限行,或者白天不開車,就得早晨把車挪走,如果懶得挪,動輒就要交上百元停車費,周末更是麻煩。”正因為如此,張先生近來因為把車停到“第三種車位”上而被貼條。
-部門回應
每天貼條幾千張交通秩序有好轉
市交管局相關負責人回應,4月1日開始,交管局開具罰單的數量每天有幾千個,“貼條”已讓主要大街的交通秩序出現明顯好轉。此前的4月16日,市交管局曾透露,從4月1日起,每天的平均貼條量是5429張,同比上漲163%。
北京市機動車已超過480萬輛,交通擁堵情況嚴重,其中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停車占道。因警力不足,市交管局在對交通協管員進行了教育培訓并備案的情況下,由其上路并在交警指導下對違規停放車輛“貼條”,以協助交警維護道路交通秩序,勸阻、告知道路交通違法行為。
該負責人提醒停車人,一定要停車入位,違規停車只能面對罰單。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今后5年北京市還計劃建設近30萬個停車位。
-社區行動
各社區增加車位有妙招
居民難覓車位的根本原因還是車位不足,為解決這一問題,各個街道、社區都有自己的高招。
寫字樓與社區錯時停車
朝陽區麥子店、朝外街道等與周邊商場、寫字樓等社會單位合作,社區業主車輛與社會車輛實行錯時停放:下班后,社會單位對小區居民開放地下停車場,第二天早上業主開走車輛將社區車位讓給社會單位,一個車位錯時停放兩輛機動車。基于這一措施,麥子店、朝外街道分別增加社區周邊車位一千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