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區雨量不及城區
24日的強降雨剛剛過去,昨夜,本市又迎來一次強降雨,截至記者發稿時為止,雨量最大的首都體育館附近的降雨量已達100多毫米。
昨晚9點半,本市城區開始迎來一場強降雨。記者在東四環附近,看到天空中的閃電不停閃爍,很快,碩大的雨點就傾盆瀉下。而降雨更大的西部城區,還夾雜著冰雹,一些街道迅速形成積水。
降雨開始后,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值班室就處于緊張的忙碌狀態,工作人員于第一時間聯系各個防汛搶險隊伍,抓緊部署,“雨前就已向各個有關單位發布了預警信息,提前部署,提前上崗,確保安全。”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截至記者發稿時為止,郊區的雨量不及城區,房山區平均降雨量為32毫米,良鄉地區為30毫米。
近一段時間,本市上空冷空氣活動頻繁,雷雨天氣接踵而至。“本市自20日起,已經進入主汛期。”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每年的7月下旬及8月上旬,全市平均降雨量會占整個夏季降雨量的三分之一,這一時期天氣的主要特點是:降雨頻繁,局地強降雨可能性大,雨量分布不均勻。主汛期內,本市低空氣溫較高,空氣較暖,一旦高空有冷空氣移來,便很容易產生雷雨、冰雹和短時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前期的幾場降雨,本市的大部分蓄水、雨洪利用工程已經接納了充足的雨水,而很多地區的土壤水分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本市今后的防汛工作,將更加注重山洪泥石流易發區和采空區的防險避險工作,對有關區域的群眾實施提前避險轉移,保障他們的安全。(記者祁夢竹)
深夜暴雨也堵車
雖然昨晚降雨時早過了晚高峰,但由于大雨給行車帶來一定阻礙,再加上部分地段積水,直到過了零時,依然有路段出現擁堵。
饒先生零時左右開車由東向西行駛在北二環上,一路暢通。交通提示屏上顯示:復興門橋下積水,請車輛繞行。剛過了德勝門橋,車速就明顯慢緩。行至積水潭橋,干脆就是一步一挪,20分鐘過去了,一個橋都沒走完。往橋下一看,輔路上也是大堵車。排在隊尾的一個司機見狀,居然在主路最內側車道調了個頭,逆行而去。
雨中,很多著急回家的乘客也再次遭遇打車難。北四環宜家外,等待打車的乘客排起了長隊。東三環外,一位乘客站在雨中,不住地抱怨,“至少有20輛空車從我眼前開過,可就是沒人停。”(劉昊)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