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二手樓盤零成交
>>影響·交易量
經紀人喊苦的背后,是房產中介公司火燒眉毛般的窘況。
據多家房產中介的統計數據,自北京限購令后,全市二手房交易量相比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下降六七成。
偉業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稱,通過中介完成的二手房交易一般按房款的2.5%收取手續費,也就是說,中介每交易一套價值200萬元的二手房,就能獲得5萬元的中介費。交易量減少后,中介公司收入大幅減少。
以半年的平均數據看,據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今年上半年北京二手房市場成交量約68000套,而去年下半年北京二手房市場成交量為92721套。今年上半年較去年下半年成交量下降26.7%。
同樣來自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顯示,北京7月二手房總網簽套數為8579套,相比6月份的7961套增加7.8%,日均網簽套數為276套,相比6月份的265套增加11套。這是今年3月份后首次出現回升。
不過,二手房交易量減少是大趨勢,房產中介的生意難以回暖。據鏈家地產統計,7月份仍有3000多個二手樓盤零成交。
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稱,單月成交量的小幅回暖屬于正常情況,很難影響大局,連續的加息再加上限購、限貸政策仍然從嚴執行,預計8月成交量仍維持在8000套左右。
超兩成中介門店關閉歇業
>>影響·門店
二手房成交量的持續下滑,直接導致部分中介門店關門歇業。在房產調控政策影響下,房產中介行業的洗牌速度加快。
據北京某排名靠前的房屋經紀公司負責人介紹,北京出臺限購令前,一共有中介門店7000多家,至今已關閉1500多家,剩下5500家左右。照此計算,今年以來已有超過20%的中介門店關門歇業。
據鏈家地產統計,6月份共有1224家中介公司零成交。而據另一家行業機構統計,北京共有1748家中介公司,這說明近七成公司在6月份“零成交”。鏈家地產數據還顯示,光6月份一個月,就有400余家中介門店關閉,占目前全市房地產中介門店5562家的7%。
其實早在今年北京限購令出臺后幾天,北京中介行業排名第三的鑫尊地產便閃電關店50家,門店數量從250家下降到200家。公司負責人劉軍曾對媒體稱,每家門店開店成本都要三五十萬,關店是因為“硬撐下去只會加大虧損”。有業內人士稱,中型門店一個月的運營成本在10萬元左右,如果一家門店連續三個月零成交,就有可能被關閉。
一家排名靠前的房屋經紀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公司今年中介門店也減少10%,門店數量由之前的200多家,減少到目前的190家,“原來能容納10個門店的區域,現在可能只需要7個”。
鏈家地產和偉業我愛我家均稱,公司門店總體數量沒有變化,不過根據門店駐守樓盤的換手率和活躍度,門店位置有所調整。
偉業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稱,房價調控加速了中介行業洗牌。在北京限購令出臺之初,部分小中介公司已被淘汰,尤其一些“夫妻”小門店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