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館展出日軍性暴力圖片 當年的受害者為了正義直面歷史
“要將官司繼續打下去”
今天上午10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來自山西盂縣的劉面換老人站在記錄幾十年前日軍暴行的資料前。盡管每次想起那段慰安婦的遭遇都是一次傷害,但她依舊揭開那難以愈合的傷疤,為了正義。今天起至11月14日,抗戰館舉辦“日本人民的反思——‘二戰’時期日軍對婦女的犯罪圖片展”,并以這種形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6周年。
展覽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日軍性暴力圖片展”執行委員會共同主辦,中日友好協會和日中協會協辦,由支援中國受害者的日本市民和市民團體組成的“日軍性暴力圖展執行委員會”提供內容和圖片。
一進展廳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十名受害婦女的照片圍在一張地圖上,受害者來自朝鮮、韓國、日本、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荷蘭、東帝汶以及中國,一張張或是平和、或是布滿皺紋的臉,讓人難以想象她們曾經遭受的苦難。
展覽現場,來自山西盂縣西潘鄉羊泉村的受害者劉面換和同樣來自山西盂縣西煙鎮河東村的受害者南二仆的養女楊秀蓮一直手拉著手。“如今要是突然想起當年的事情,還會嚇得一下子跳起來。”80多歲的劉面換說:“日本政府不認錯、不道歉、不賠償,我們一定要繼續打官司,這官司不能了嘍!”
在展板上,記者找到了劉面換和南二仆的名字。16歲的劉面換被關押糟蹋了40天,渾身浮腫路都走不了,她父親用銀元和羊去換,日本人還不肯放,是答應“治好了病還來”才被帶回家的。后來她被父親藏起來才沒有被再次拉走,家里卻被日本兵燒了。南二仆沒能活到現在,1967年因為受日軍殘害后遺癥,難以忍受婦科病折磨的她,上吊自殺了。臨死前還向丈夫說:“等這個孩子(養女楊秀蓮)大了,告訴她發生在我身上的所有不幸,要是可能的話,替我洗刷不白之冤,為我報仇……”
展覽涉及“二戰”時期日軍侵占過的亞洲和太平洋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共展出圖片535張,以圖文并茂的方式,深刻揭露了日軍犯下的性暴力罪行。整個展覽分三個展區:第一展區是整個亞洲的日軍“慰安婦”制度和性暴力受害者的現狀,主要展現了日軍“慰安婦”制度的由來、被迫成為“慰安婦”的女性以及這些受迫害的女性是如何站起來為名譽而戰;第二展區是在中國發生的日軍性暴力和受害女性的斗爭,該展區主要展現以南京、山西盂縣以及海南島為焦點的性暴力真實情況;第三展區是中國、日本以及國際社會針對日軍性暴力犯罪的態度,該展區主要展現了在“慰安婦”問題上,戰后中國政府和社會、日本政府、國際社會的態度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