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區政府投入數億元,通過退田還湖、清淤水道、連通水系等措施大舉收復濕地,還原、保護原始生態。最新統計顯示,該區的濕地面積已達46000余畝,密集分布在潮白河及其支流,密度之大北方罕見。濕地的恢復不僅涵養了生態,還為游客帶來新的旅游項目,在懷柔,“濕地游”漸漸升溫。
懷柔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的說法,廣泛分布于山谷中的大大小小的河流及人工水庫,是懷柔區濕地的主要構成部分。區園林部門負責人介紹說,為守護好這份得天獨厚的資源,懷柔已先后投資數億元,實施了退田還湖蓄水、湖泊水道清淤、水系連通湖泊等工程,改造和保護了懷柔水庫、紅螺湖水庫等城市湖泊,恢復和保護了小西湖、大水峪水庫等城邊湖泊,使全區湖泊濕地面積擴大幾倍。
最新一次勘測顯示,目前懷柔全區濕地面積已達46153畝,占全區總面積的1.45%。這些濕地主要分布在潮白河及其支流的懷沙河、懷九河、雁棲河、琉璃河、白河、湯河、天河等河流,分布密度之大在北方地區非常罕見。
濕地是動物們的樂園。區園林部門負責人介紹說,恢復濕地的同時,懷柔還加大了對國家級動植物相對集中的懷沙、懷九、白河等主要河流的保護,在水域周邊植樹造林。區政府牽頭建立了跨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協調、審核各項建設項目,解決因修建截流造成下游濕地萎縮、河道治理不當,引起濕地植物資源遭毀滅性破壞的問題。所有建設項目,立項之初先經科學論證,對那些不利濕地資源保護甚至有破壞性的工程堅決予以取締或停止。
這下動物們可有了安樂窩。調查顯示,眼下,懷柔濕地中僅植物就有500余種。野生動物種類也極為豐富,僅懷沙河、懷九河就有水生野生動物83種,其中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就有近20種,包括瀕臨滅絕的中華九刺魚。
不久前,工作人員還在懷柔白河流域大黃塘至東帽灣一帶,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大種群棲息,這在北京地區是較為罕見的。“黑鸛的大群出現,正是生態環境良好的信號。”區園林部門負責人說。
不止黑鸛,如今,一年算下來,有數以萬計的野鴨、白鷺、鴻雁和灰鶴等,會從不同路線飛抵懷柔,在連片的自然濕地中享受草豐魚肥的愜意生活。
萬鳥飛翔的壯觀景象,也引來了眾多游客。“入秋以來,到我們這兒吸氧觀鳥客非常多,不少游人是專程沖著湯河濕地生態公園來的,俺家的接待量與日俱增,地里種的瓜果梨桃也都變成了手拿把攥的鈔票”。懷柔區湯河口鎮東帽灣村農民張福銀說,“這一個多月來‘濕地游’客人200多位,有幾千塊錢進賬!”
和張福銀家生意興隆的景象一樣,剛剛過去的中秋小長假中,有13.9萬市民涌入懷柔盡享“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濕地美景,全區實現綜合收入2338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2.5%和3.6%。“在馬上到來的‘十一’黃金周,預計將有百萬市民來懷體驗濕地景觀。”該區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說。
來源:北京日報(記者鞏崢 通訊員 溫來升 柴亞軍)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