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焦點
焦點1
明星涉毒接連曝光
公眾偶像因毒淪落
近日,一篇“曝光20位明星吸毒前后恐怖對比照”的帖子在網上廣泛流傳。這篇帖子搜集的吸毒明星名單上,莫少聰、滿文軍、含笑、謝東、蕭淑慎等名字赫然在列。曾經英姿勃發、光彩照人的明星藝人們,吸毒之后精神萎靡、面容憔悴,有的還呈現衰老、肥胖和皰疹等癥狀。
娛樂圈為何屢屢傳出明星吸毒的消息?有網民認為,涉毒原因有很多,除了毒品本身具有成癮性以外,環境因素也很重要。你不抽就進不了那個圈子,人家以你不同心而拒絕你。當然有很多人是不自覺進入其中不能自拔,把這當成時尚的事,覺得潮人才會玩,剛開始玩時有些好奇,沒想過會沉迷上癮。有人是因為精神空虛,想方設法尋找更多的“樂子”。還有人是為了所謂的“藝術靈感”。
記者觀察:毒品猛于虎。以身試毒者,無論明星還是普通人,都不能逃離毒品的魔掌。作為公眾人物和青少年偶像的明星,本應潔身自好,給人展現好的形象,給青少年樹立好的榜樣。但一些明星相繼淪為“癮君子”,實在令公眾和粉絲們痛心失望。前車之覆,后車當引以為鑒。
焦點2
新型毒品快速蔓延
吸食人員“低齡化”
近年來,合成毒品即“新型毒品”呈現快速蔓延的勢頭,同時吸食人員呈現出明顯的低齡化特征。
據有關資料介紹,新型毒品是相對于鴉片、海洛因等傳統麻醉毒品而言的,是以化學合成為主的一類精神藥品,冰毒、搖頭丸、K粉和三唑侖等都屬于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濫用主要發生在娛樂場所。專家指出,新型毒品會導致很強的精神依賴。使用一次或幾次后,再想體驗那種感覺,需要不斷加大用藥量或改變用藥方式,變成一種惡性循環。新型毒品會對人的機體產生巨大危害,用藥后可能發生傷人、自殘等暴力行為,新型毒品還容易引發性犯罪。
記者觀察:新型毒品之害并不亞于傳統毒品,甚至比傳統毒品危害更甚,其危害不僅包括精神依賴性,還包括隱蔽性和迷惑性,以及對青少年的毒害。一些青少年對新型毒品之害缺乏認識,抱著好玩和刺激等心理吸食毒品,一旦沾上往往就不能自拔。加大打擊新型毒品和易制毒化學品犯罪的力度,加強對青少年的毒品危害教育,仍然任重而道遠。據新華社
相關新聞
重慶成立禁毒志愿服務隊
昨天是“6·26禁毒日”,在渝中區較場口日月光廣場,市禁毒辦、市公安局、共青團重慶市委等單位為重慶禁毒志愿服務隊授旗。“遠離毒品,珍愛生命。”來自重慶大學等高校的近千名志愿者,現場寫下自己的心愿,并張貼在心愿墻上。
重慶禁毒志愿服務隊中有大學生、義工,也有戒掉毒癮、深知毒品危害的失足青年和親人吸毒殃及全家的工人。今后,禁毒志愿服務隊將走進各級學校、各個社區,協助禁毒部門盡力壓縮毒品制造、吸食、交易的空間。
市禁毒辦主任、市公安局副局長黃偉表示,近年來,我市禁毒取得豐碩成績,但形勢依然嚴峻,必須積極推進禁毒工作的社會化和常態化。成立禁毒志愿服務隊,是要積極發展群眾性禁毒組織,為推進群眾性禁毒宣傳、識別、教育等活動,提供有效的平臺、載體。(記者楊圣泉)
渝北警方打掉7販毒團伙
昨日,渝北警方稱,2010年至今,破獲毒品案件300余件,行拘千余人。
渝北警方介紹,2010年至今,全區共破獲毒品案件300余件,打擊處理300余人,強制隔離戒毒200余人,行政拘留1000余人,打掉7個販毒團伙,摧毀3個制毒窩點,繳獲海洛因、冰毒、麻古、氯胺酮等毒品共計50余公斤,制毒原料35公斤。渝北警方相關人士稱,從去年至今他們曾破獲了“6·10”鄧某特大跨境團伙運輸毒品案等5起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公安部部督案件。(記者黃平)
“熱心”大哥幫找工作
四川兩少女被誘吸毒
四川兩個少女來重慶找工作,遇到“熱心”大哥幫忙,沒想到卻被騙吸上毒。本月25日凌晨,江北區大石壩民警在觀音橋一公寓內,將正在吸毒的黃某、劉某、向某等5人抓獲,并查獲毒品近800克。
“當時5人正圍在一起吸毒。”一辦案民警介紹,有向某、劉某和黃某,還有兩人是向某毒友。辦案民警發現15袋冰毒,重761.8克,搜到206顆麻古和一些零散的冰毒,約30克。
半月前,劉某、黃某從四川鄰水老家結伴到重慶找工作。“我們都只有十五六歲,很多老板都不招。”劉某說,“大哥”向某稱能幫她們找工作。于是,兩人與“大哥”住在出租房里,在“大哥”誘惑下開始吸毒。目前,向某對引誘劉某、黃某吸毒供認不諱。劉某、黃某兩人都未滿18歲,按規定可拘留但不執行,其父母將她們帶回。目前,該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來源:重慶商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