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投資意愿降低 房產投資激情不降反升
根據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發布的《2011年上半年重慶市企業家、銀行家、居民調查分析》,隨著樓市調控政策的逐步加碼,居民房地產投資行為明顯減弱。調查顯示,只有15.75%的居民認為房地產投資最合算,分別較上季度和2010年同期下降7.25和2.25個百分點,已連續兩個月下降。記者在重慶市房管局網站上看到,6月份,重慶不少區縣的商品房成交量并不景氣,其中北碚區成交量為10套,成交面積844平方米。
居民投資意愿的降低和數據平平的商品房成交量并未影響地產行業的投資熱潮。根據重慶市統計局發布房地產市場調查情況,上半年重慶房地產業完成開發投資832.11億元,同比增長35%。
“城市化率加快,讓開發商相信重慶房地產市場依然‘供需兩旺’。”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重慶3000萬的人口基數是開發商投資重慶房地產的信心來源,重慶多年來穩步上升的房價也是開發商投資房地產的信心保證。
房價要想降,調控還要嚴
重慶工商大學校長楊繼瑞教授表示,樓盤打折現象一直都存在,并不能簡單地認為樓市“拐點”到來。實際上,由于房企仍有很多渠道進行融資,多數開發商還沒有出現資金斷流。
業內人士介紹,房價會不會降除了看成本之外,還要看供求關系。由于我國正處于城市化進程、消費結構的轉型期,再加上人口規模大,家庭日趨小型化,住房剛性需求將持續釋放,短期內住房供求關系難以逆轉。
“目前,房價成本很難下降。首先樓面地價下不來,因為我國人多地少,征地成本也大幅提高;二是建設安裝費用也下不來,因為人工費用和作為高耗能、資源性產品的建材價格都在上漲;三是稅收,這個是固定的。因此,政府應完善拍地機制,征收過期不開發的增值稅,擴大房產稅覆蓋面,在主要城市推行限購令,這應是國家下一步調控的重點。”楊繼瑞說。
楊繼瑞建議,針對低收入者,政府必須加快建設公租房,擴大公租房覆蓋面;政府應建立普通商品房體系,在出讓土地投標時,誰的價格低就投給誰,通過這種限房價來競地價的方式割斷地價帶動房價、房價拉動地價的惡性循環;對于高收入者,政府應放開高端商品房市場,實行三高政策即“高地價、高配套費、高稅收”,讓價格來調控需求。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