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宣傳麻辣是誤區
要找到小面根和魂
在央視紀錄片播出之前,重慶小面為何一直不溫不火?
“我們宣傳的重點存在誤區。”重慶市社會科學院企業研究專家王秀模認為,重慶小面最突出的特色是麻辣,但宣傳麻辣卻恰恰沒有完全突出小面的特點。
王秀模認為,麻辣口味的面食并非只有重慶小面一家,四川很多區域的面食都打著麻辣旗號,所以用麻辣作為特色來宣傳,沒有突出到重慶小面的香、鮮等極具特色的特質。
“所以我們在推廣重慶小面的過程中,在麻辣的特點之后,應當更深地發掘小面口感的根和魂,例如水面的特點,豬油、大蒜、蔥姜等配料的烹飪和制作等,全方位地展示重慶小面的獨特制作工藝和特色口感。”王秀模認為。
要標準也要特色
學容易教也方便
“我們推廣重慶小面的另一個不利因素,是沒有統一的標準。”王秀模說,重慶小面的味型雖以麻辣為主,但火爆的面攤都有自己的獨門秘訣。百花齊放的口感本是好事,但從另一層面來說也導致在推廣重慶小面的過程中,因為制作方式和標準不一而格外困難。不過,王秀模同時認為,標準應當相對規范,絕不是統一制作,讓重慶小面千篇一律。有了一定的標準,別人學起來容易,師傅教起來也方便。
“規范重慶小面佐料標準的申請,我們已遞交給相關部門審批。”市飲食行業協會秘書長張正雄的說法與王秀模不謀而合。張正雄說,重慶小面的相關標準是對小面佐料品質的一種規范,并非武斷地規定重慶小面的做法。
張正雄說,由于重慶小面的經營者眾多,素質良莠不齊,極少數素質不高的經營者使用劣質或國家禁止使用的佐料,這極大影響了重慶小面的品質和形象。所以,重慶小面標準化主要是控制小面的原料、佐料方面的品質,樹立重慶小面健康、衛生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