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小微企業到大中型企業,是一個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必經過程。我們該如何扶持小微企業發展?
周生俊:我們的做法,是協助那些在金夫人工作7年以上,有創業意愿、有一定資金并能夠獨當一面的員工去創業,公司控股,員工管理并持股,成為老板獨立去經營。
蒲勇健:小微企業成長有五大周期,每個周期所需要的支持不一樣:第一個周期是構思,這個周期最重要的是需要政府為他們提供信息平臺,例如建立科技咨詢方面的渠道;第二個周期是研發,它需要政府的政策性資金,以及一些有遠見的天使基金的支持;第三個周期是試產試銷,政府應提供稅額、稅基、稅率方面的優惠,同時還需要通過政府采購等政策,降低企業介入市場的門檻,為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最后兩個周期,企業在管理培訓和咨詢等方面需要政府支持,另外需要政府給予較好的金融政策,幫助其從金融機構獲得融資。
主持人:今年,我市還將從哪些方面進一步扶持小微企業?
蔣平:今年,我們將繼續發揮商會在促進小微企業發展中的組織優勢,提供融資服務、開展經貿活動、抓好信息服務、提供政策服務。同時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促進小微企業發展中的產業鏈帶動優勢,大中型民企要與小微企業建立穩定的配套協作關系,為配套的小微企業提供技術資金支持、加強管理咨詢服務,以大企業為龍頭,帶動一系列中小企業形成產業鏈,使大中小企業共生共存,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優化小微企業的發展環境。
同時,我們要繼續將小微企業創業者納入全市非公人士培訓體系,建立干部聯系小微企業制度。此外,針對小微企業普遍營銷渠道不廣、產品知曉率不高的情況,今年,各級工商聯將搭建小微企業宣傳展示推廣營銷平臺,幫助小微企業展示企業形象、進行產品宣傳。在新渝商網站、期刊等自有媒體上進行集中展示宣傳或在招商引資、經貿交流、商會活動中推薦優秀的產品和技術,舉辦、協辦各類小微企業成果展示會和產品發布會,為小微企業提供各類博覽會、展覽會的參展機會。
蒲勇健:過去政府對小微企業的幫助,側重在金融方面,在人力資源和信息方面還不太重視。如果政府在信息和人力資源方面支持不夠的話,金融想支持也無能為力,因為能不能投資,資本要看你的團隊、看你的技術。所以,政府的扶持措施應該是全方位的。
采訪手記
我市非公企業應如何適應新常態?
吳剛
中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增長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在此背景下,科學認識當前形勢,準確研判未來趨勢,全面、科學地認識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非公企業必須做好的一門功課。
我市非公企業該如何適應新常態?
首先要主動抓住改革舉措轉化為發展動力的機遇,順應國家重點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趨勢,通過市場機制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注重科技進步和全面創新,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加快轉型升級;注重全面提高人力資本素質,走智能化、專業化生產道路,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注重市場和消費心理分析,創新產品供給,激活市場需求,推動實體經濟發展。
其次,要圍繞全市經濟發展的新部署適應新常態。市委四屆六次全會明確了要圍繞11大“重點工作”發力,特別是將“推動非公經濟大發展”單列一節,充分體現了對非公經濟的重視。為此,非公經濟要嚴格按照全會安排部署,更加注重助推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更加注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擴大對外開放,更加注重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更加注重民生工作,更加注重生態文明建設,積極主動地適應新常態,把夯實企業發展基礎的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堅定不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效益。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