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試運行巨大壓力
由“無地自容”到制訂巡館計劃
“回想試運行首日的場面,那種壓力令人終身難忘。”談起試運行時的情況,周漢民毫不諱言在一定程度上讓他感到“無地自容”。整整一天,不斷有朋友給他打電話,電子郵箱也被朋友發來的問候或者入園現場感受塞滿,有些朋友甚至還附上了自己所拍的照片。面對這種壓力,每一位世博工作者都感到“芒刺在背”。
所幸,這種壓力經過適當轉化變成了動力。“分片區、分大組與總代表、館長溝通,希望能聽到最真實的聲音,也希望通過這樣的一種制度去完善組織者的各項服務。”周漢民說,他所參加的第一次溝通會的對象是來自歐洲片區的45個參展國。至今他還記得有一些意見十分尖銳,甚至連話語的表達也十分激動。不過,隨著各項工作的日趨完善,到最近第5次與大洋洲和國際組織開溝通會時,聽到的更多的是各參展方發自肺腑的贊揚與感謝——“這么大規模的世博會,也只有中國才能辦好。”
除了這種制度上的溝通,作為上海世博會執行委員會副主任,周漢民還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巡館計劃。每個星期,他會抽2到3個半天到園區里巡館。這既是對現場工作人員的一種慰問,也是了解場館一線情況的機會。
“9年的世博經歷,讓我和大多數館長和總代表都相識,這樣的巡館對加深雙方感情,建立良好溝通模式非常有效。”周漢民頗有感觸道,參展方代表對于組織者工作的肯定也能從中窺出端倪。
談參展者大力支持
加蓬總理母親登臺當普通演員
“除了我們這些組織者的工作外,參展者的支持也令我們深為感動。”采訪中,周漢民忍不住向記者說起了幾個令他記憶深刻的經歷。“8月15日正逢舟曲泥石流全國哀悼日,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而根據世博會的安排,那天是赤道幾內亞國家館日。”周漢民說,去機場迎接特地來參加國家館日的赤道幾內亞總統時,工作人員都忐忑不安,不知道如何告知總統這樣一個變動。最后,當工作人員試探性地詢問總統有沒有可能將國家館日活動推遲到次日時,總統非常干脆地表示:“你們的安排就是我們的決定。”于是,在次日上午已經有巴拿馬館日活動的情況下,赤道幾內亞國家館日的活動被推遲到了次日下午。“即便如此,在開場致辭中,總統還多次表達了對舟曲遇難者的哀悼,令我們所有人都非常感動。”
再說非洲國家加蓬,在國家館日的官方儀式上,一如既往地帶來了充滿非洲熱情的表演。壓軸出場的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女士,引吭高歌贏得了陣陣掌聲。退場之后,這名女士居然將表演用帽隨手扣在了加蓬總理的頭上。“當時我還覺得奇怪,怎么演員和總理那么熟悉。”回憶起這個小插曲,周漢民忍不住笑了。之后經過打聽才知道,原來那位以普通演員身份登臺表演的歌唱家正是加蓬總理保羅·比約格·姆巴的母親。“一位總理的母親以普通演員的身份為國家館日載歌載舞,難道這不是他們重視世博會的最好體現嗎?”周漢民說。
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許多,周漢民告訴記者,這些小故事反映的其實都是一個問題,只有東道國和參展國的共同努力,竭盡全力不斷完善措施,才能為全世界人民奉獻一場精彩的世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