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昌平在北京召開的海西發布會上 胡美東 攝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27日下午15時,國慶新聞中心舉行主題為“海峽西岸經濟建設”的新聞發布會,福建省常務副省長張昌平在發布會上指出,對臺“先行先試”是國務院《意見》賦予海西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現在正在著力推進七個方面的“先行先試”。

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昌平在北京召開的海西發布會上 胡美東 攝
張昌平說,一是打造更加開放的對臺合作格局。就是以廈門為龍頭,以福州為重心,全面深化和拓展沿海一線對臺開放。目前我省正積極推進平潭島的開放開發,爭取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實施更加開放的政策,探索兩岸合作新模式,努力把平潭建設成為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綜合實驗區。
二是建設兩岸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做專做精沿海石化、光電、機械等臺灣產業專區,加快形成以廈門灣、閩江口、湄洲灣等區域為主的產業對接集中區。擴建福州、廈門臺商投資區,新設泉州、漳州臺商投資區。完善全省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林業合作實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和臺灣農產品集散基地。創新對臺貿易口岸查驗監管模式,促進兩岸貿易的規模化和常態化經營。為密切兩地經貿合作,福建將開放臺灣企業參與省內大型公共工程建設,首批將開放20個重大工程項目。
三是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積極引進臺灣金融機構來閩設立分支機構或參股福建企業,推動福建地方性金融機構赴臺設立分支機構,促進兩地金融機構互設。推動設立兩岸合資的海峽投資基金和兩岸股權柜臺交易市場。爭取擴大兩岸貨幣雙向兌換范圍,從原有沿海一線五個市擴大到全省。推動兩岸銀聯卡聯網和通用,積極開辦新臺幣離岸金融業務。
四是建設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加快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推進建立客家文化保護實驗區。建設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園和文化產業合作中心,鼓勵臺灣律師、影視、出版及文化產業業者來閩拓展業務。積極推動閩臺院校學生互招、學歷學分互認、師資互聘,在鼓勵臺灣學生來閩就讀的同時,首批200名福建高校學生已于近期赴臺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鼓勵臺灣同胞來閩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和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我們將選擇一批崗位面向臺灣選聘專業人才。
五是建設海峽旅游圈。推動閩臺旅游業界共同設計線路、開發資源、建立聯盟,打造“海峽旅游”品牌。提升閩臺游客往來規模,繼續加大優惠獎勵力度,鼓勵更多省外居民循“小三通”航線赴臺旅游。我們正在積極推動福建辦證機關入島設立辦事機構,方便臺灣本島居民辦理臺胞來往大陸通行證及簽注。
六是建設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爭取開通更多對臺集裝箱班輪、散雜貨不定期航線和客運航線,大力發展客貨運滾裝運輸,推動空中直航增開航班、增設航點,拓展兩岸往來的海空通道。試行便利人員往來的管理辦法,建設兩岸大通關合作機制。全面推行“小三通”雙向行李直掛,提高兩岸海空聯運便捷化程度。開通郵政專船和郵件航空運輸,建立對臺郵件總包交換中心。
七是建設兩岸交流合作的特色平臺。進一步擴大海峽論壇等大型民間交流活動的影響力,提升“9·8”、“5·18”、“6·18”等會展活動功能。福建舉辦的各類經貿博覽會、商品交易會等活動,在場所、推介、費用等方面將優先考慮臺灣業者的需求。福建設立的臺灣農產品銷售集散市場,在物流、通關、稅費等方面將給予臺灣業者更多優惠和便利。
編輯:馬原 來源: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記者 胡美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