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再"擴容" 渝粵廈有望入列
效果
小規模納稅人稅負減輕約三分之一
普遍認為,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一項重要的結構性減稅措施。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捷撰文指出,根據測算,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如果在全國推開,稅收收入預計凈減少1000億元以上。
高培勇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營改增至少從三個方面推動了整個稅收負擔的減輕,一是有助于減少重復增值稅現象,二是有助于避免或緩解制造業和服務業之間稅負不均衡現象,再者,設置了11%和6%兩檔新稅率,拉低了整個增值稅的平均稅負。
就目前的試點而言,羅伯特·史密斯介紹,安永的月度調研顯示,小規模納稅人的稅率從5%降到了3%,稅負降了三分之一左右。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此前披露的數據,截至去年底,已有12萬戶企業經確認納入試點范圍,其中一般納稅人近3 .5萬戶,小規模納稅人8.5萬戶。
稅負減少的行業企業還包括,此前繳納營業稅時固定資產投資比較大的行業企業,比如搞科研的。此外,還有一些此前實行營業稅差額納稅的企業,“現在他們繼續差額算他們的銷項,同時也可以得到進項,這是在上海試點才可以看到的計算方法,有利于管理企業的稅負。”羅伯特·史密斯說。
不過,試點以來也有部分行業企業反映改革后稅負增加較多。
今年初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在會員單位內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21家參與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工作的企業中,2012年1月份,67%的試點企業實際繳納增值稅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平均增加稅負5萬元。換算成營業稅體制,57%的企業稅負增加超過5萬元,24%的企業稅負增加超過10萬元,個別大型物流企業集團稅負增加超過100萬元。
調查企業反映,稅負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運輸服務稅率上調幅度較大,而企業實際可抵扣項目較少。
對此,羅伯特·史密斯認為,改革后部分行業企業稅率上調與企業交的稅馬上增加之間沒有直接的關聯,需要看企業真正運營的情況才能看得出到底稅負會不會增加。
他舉例說,一些交通運輸企業,如果他們在營改增之前已經買了交通運輸工具,改革后不買新的固定資產,就不會有新的進項,稅率的調整會給他們帶來稅負上漲。但是,也要看到一些交通運輸企業,他們會針對車隊進行投資,稅負和以前做比較沒有上升,反而有下降。
他建議,企業要有管理風險的戰略性,設置專業人員專門做增值稅的經理或總監,“營改增是一個非常值得有意義的事情,讓這件事情正面地帶到企業當中,需要企業投放資源。”(記者王濤張莫)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