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是指標不足
如果說“一出一進”是導火索,通過率降低、IC卡計時等因素是“火上澆油”,那么支撐漲價的源頭還在于考試指標不足。
“確實存在考試量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這一現象。”省運輸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
以福州為例,福州地區現有駕校93家,現有教學車輛3671臺,按規定,每年每車可培訓48人,一年可培訓17.6萬人,但福州市考試量僅12萬人,這就意味著每年有5萬多考生被積壓。
考量不足并非福州個案。據了解,2010年全省培訓量為56萬人次,2011年62萬人次,2012年65萬人次,但由于考試量跟不上,到2012年底,全省考生積壓人數已達26萬人次,成為全國之最。
采訪中,“指標”、“名額”是駕校和教練談論最多的話題。“所有考試指標都是由交警部門分配下來,每月甚至每周數據都會調整,只有拿到考試名額我們才能安排學員去考試。”一名駕校掛靠教練向記者抱怨,“我手上有6個學員,上個月只分配到1個考試名額,結果還沒考過,學員郁悶,我更郁悶!”
由于供不應求,指標成了稀缺資源。“給駕校多少名額交警說了算,給教練多少名額駕校說了算,安排誰去考試教練說了算。”一名業內人士透露。
業內人士還透露,在福州,對于合格率高的優秀駕校,交警部門甚至會額外拿出指標予以獎勵,于是一些駕校把額外指標拿出來高價轉賣。這也成為推高價格的一個因素。
收費提高,質量有沒有提高?采訪中,市民普遍反映沒感覺:“除了價格漲,駕校培訓和服務沒見漲嘛。”目前,市民普遍存在追高的心理。“再不學就更漲價啦!還是咬牙早學早解脫吧!”有市民說。
于是,很多即使沒有買車意愿的人也趕著去考駕照,駕校收費被一路推高。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