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版"國五條"實施滿月 二手房市場炒客少了近8成
轉戰周邊城市,退出二手房市場,觀望。廈門炒房客迷茫了,該何去何從?在廈門版“國五條”細則滿月之際,晨報記者多方調查,試圖呈現“滿月”后的廈門房地產市場以及廈門炒房客的現狀。
廈門版“國五條”被譽為“史上最嚴調控政策”。眼下離新政出臺已過一個月。那么,這一個多月來,廈門炒房客有何表現?是持續留守,還是撤出,或是轉戰周邊城市?
中介稱炒房客少了8成
王女士,湖南人,多年前遷居廈門,目前在廈門某國企上班。在過去幾年里,王女生靠著投資小戶型房產,賺了不少錢。然而,廈門版“國五條”細則出臺后,糾結了一個多星期的她,最后還是準備賣掉一套單身公寓,“以后可能不再做這一塊了”。
和王女士類似的炒房者,在廈門并不少見。然而,隨著4月2日晚間出臺的樓市新政,他們的炒房夢終被打碎。這一點,廈門房產中介協會副會長、世紀聯合房產總經理郭忠宗也深有體會。郭忠宗告訴記者,與新政出臺前相比,當前廈門二手房市場,投資客少了近八成。
“幾乎廈門所有的房產中介公司,每個房產經紀人會對手上的客戶進行分類登記,如果是投資客,會有專門的備案。”郭忠宗說,但現在,如果把房源介紹給投資客,他們大都不肯接。在他看來,投資客大幅減少,一個重要原因是交易對象被“限購”。有關機構曾做過調查,廈門的房子,六成是被外地人買走,但受新政影響,目前這部分人已喪失購房資格。
廈門高鵬房產總經理傅強也表示,與新政前相比,現在的二手房市場太冷清,剛需不出動,投資客也差不多“絕跡”了。“一些門店反映的情況說,現在三天約不到一個客戶。”廈門麥田房產相關人士則告訴自己,當前二手樓市投資客減少的幅度可能還不止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