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人最愛看書 市圖書館文獻人均借閱量全國居首
書本是精神食糧,孩子也特別喜歡。(記者 王協云 攝)
市圖書館的電子借閱系統十分便捷。(記者 姚凡 攝)
閱讀新方式
手機圖書館
市圖書館是全省首家實現手機數字閱讀的公共圖書館,持證讀者只需在移動設備中輸入讀者證號和密碼,即可訪問廈門市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開放的所有網站。
借書新方式
自助圖書館
只要有一臺機器,就可以像在ATM機上取錢存錢一樣,全自助式辦理借書證、查詢圖書目錄、借書、還書、續借、預約等項目,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隨時借閱自己喜歡的書籍。目前,湖里區、思明區分別已設立了35臺和20臺這樣的機器,每臺自助圖書館可容納400本圖書。
市圖書館文獻人均借閱量全國居首;市財政每年投入近千萬元發展圖書館業務
像在ATM機上取錢存錢一樣,全自助式辦理借書;用“掌上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實現快速檢索、泛舟閱讀……如今,廈門市民可以隨時、隨地、隨身享受到圖書館提供的便利服務,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對提升和完善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所做的投入。記者昨日從財政部門獲悉,近年來,我市財政每年安排圖書館業務費近千萬元,其中購書經費500萬元以上。
借閱率是衡量圖書館圖書質量和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記者了解到,在財政資金支持下,通過不斷優化服務手段,深化服務內容,拓展服務范圍,廈門市圖書館2012年文獻外借總量創下歷史新高,居全國237個公共圖書館第二位,單館人均外借文獻冊次更是連續四年居全國公共圖書館首位。
【智能】
“掌上廈圖”引領閱讀新方式
作為福建省首家實現手機數字閱讀的公共圖書館,廈門市圖書館早在2009年就推出了第一代“掌上廈圖”。2012年,隨著新版“掌上廈圖”的上線,廈門市圖書館的無線上網也實現了對所有讀者活動區域的全覆蓋,通過與統一認證平臺對接,持證讀者只需在移動設備中輸入讀者證號和密碼,即可訪問廈門市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開放的所有網站。形式多樣的智能化、信息化便捷服務,讓更多廈門市民知道如何查詢、如何借閱,如何有效地利用圖書館的各種資源。
據了解,2013年,以廈門市圖書館200萬冊館藏文獻、26TB的地方文獻數據庫及特色資源庫為基礎,以1.7萬種閩南地方文獻為特色,可為個人和社會團體提供代查、代檢、定題服務、課題服務以及文獻遠程傳遞服務等的“網上參考咨詢”服務平臺正式向讀者開通。今后,讀者只要登錄廈門市圖書館“網上參考咨詢”服務平臺,就能真正實現足不出戶享受快速、便捷的信息服務。
【創新】
“自助圖書館”實現通借通還
只要有一臺機器,就可以像在ATM機上取錢存錢一樣,全自助式辦理借書證、查詢圖書目錄、借書、還書、續借、預約等項目,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隨時借閱自己喜歡的書籍。作為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的創新項目,“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去年底陸續在廈進入試運行階段。
記者了解到,目前,湖里區、思明區分別已設立了35臺和20臺這樣的機器,每臺自助圖書館可容納400本圖書。自助圖書館還與全市圖書館實現了聯網,借閱者在任意一臺設備服務點借閱圖書,都可以在任意一臺設備點歸還,不受地域限制,真正意義上實現“通借通還”。
自助圖書館的出現,推動了我市圖書館基礎設施的全面升級,從空間上將場館點輻射至社區、鎮街,從時間上打破傳統借閱時限,有效健全了圖書服務功能。而市圖在遍及全市的15個聯網分館及19個圖書流通點建立的“圖書館聯合服務”,也實現了市區兩級公共圖書館借書證通用,圖書通借通還和書目數據共建共享。統計數據顯示,全市圖書館利用率較2009年實施聯合服務前,同比增長28.51%,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還將進一步完善《廈門市24小時街區自助圖書館運營管理方案》,市財政將主要承擔一次性運營平臺軟硬件建設經費、24小時街區自助圖書購書經費,并在年度設備維護經費和日常運營經費等方面加以支持保障,確保我市24小時街區自助圖書館運行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