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廈門市委建議:閩臺院校合開課程共招學生
在廈漳泉同城化背景下,閩南地區高職教育的交流、互動與融合,進而增進與臺灣方面的交流,已成為必然趨勢。昨日,民盟廈門、漳州、泉州三地市委會聯合在廈門召開“2013年民盟閩南地區高職教育發展研討會”,“閩臺職教交流”成為研討會的一大關鍵詞。會上,民盟廈門市委針對閩臺職教交流提出四項建議。一是合開課程,兩岸高職院校在尋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后,由兩岸師資共同商討課程名稱、規劃教材、上課方式、交換師資、相互提供實習機會、訂定成績評核規范及考照標準,借以促進兩岸技專教師及產業界的頻繁互動,共同提升彼此的教育質量與水平。二是共招學生。開放招收學生后,閩南與臺灣地區的技專校院可以輔導各自地區的學生到對岸的姊妹學校進行短期、長期交流或進修,也可幫助招收學生并輔導進入對岸就讀。通過兩岸技專校院建立策略伙伴關系,使學生負笈對岸學校進修。三是雙聯學制。學生可通過“1+3”、“2+2”、“3+1”等修課模式,在兩岸的雙聯學制學校共同完成臺灣技專校院四年的課程修讀,并由兩岸學校共同頒授學位或學歷文憑。兩岸合授學位或學歷文憑,對兩岸的學生尤其對大陸學生選擇臺灣技專校院就讀,會更具有吸引力。(記者 黃智敏 通訊員林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