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風貌老洋房若保護好 福州煙臺山堪比鼓浪嶼
古羅馬風格建筑代表:福州鶴林英華書院美志樓
為紀念英華書院校長而建
在福州高級中學操場另一側,有一棟多拱門的建筑。一位老師說,這座是福州鶴林英華書院美志樓,整修后現在為福州高級中學圖書館。據了解,這棟樓是典型的古羅馬建筑風格。
據介紹,美志樓是為紀念英華書院第二任校長GeorgeBloodSmyth(施美志先生)而建。施美志是中國最早的基督教青年會的創辦者之一。大樓正立面門前兩棵高大的古樟樹,現為二級古樹名木。
古羅馬風格的建筑,多采用半圓形的拱券結構,即窗戶、門、拱廊上都是圓弧狀的,美觀又牢固,而且窗戶會比較小,離地面較高。
【市民聲音】
要保護老洋房的多樣風格
“倉山老洋房如果保護得好,可以成為福州旅游名片,堪比廈門鼓浪嶼。”昨日,市民林先生說,可惜的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福州舊城改造,大量的老洋房被拆掉。現在倉山雖然還可看到一些舊式的老洋房,但是實際上已經沒有辦法和廈門、青島相比了。林先生呼吁相關部門盡快保護。
市民張女士說,老街區、老宅院、老房子就是城市記憶,不可再得,不可復制,希望在這次改造中,決不可大拆大建,把所有居民都趕出去,缺乏人氣。
市民劉先生則表示,拆了有歷史價值的老洋房,花巨資建中洲島新仿洋房,不倫不類,再不好好保護,大面積拆遷有歷史價值的古文化街區,福州歷史文化名城將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