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貿易水果首次中轉平潭
兩岸貿易水果首次中轉平潭
昨日,3.5噸臺灣柿子乘“海峽號”,由臺中抵嵐
檢驗檢疫工作人員正在檢驗抽樣的臺灣水果
昨日16時50分,裝載著3.5噸臺灣水果的“海峽號”緩緩駛入澳前海峽高速客運碼頭。這是除首屆“平潭臺灣商品交易會”進口用于參展的臺灣水果外,平潭口岸首次以貨運貿易形式進口臺灣水果。
據介紹,這一批次的水果主要是產于臺灣的柿子,共285箱,價值約12萬人民幣,由臺中經平潭口岸中轉,運抵目的地貴州。這也是首批從臺中進口到大陸的臺灣水果。
臺灣水果到達后,早已在現場的福建檢驗檢疫局平潭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按照程序實施報檢、抽樣送檢等環節,開展檢疫鑒定以及有毒有害物質檢測,確保進口水果順利通關。
除了現場查驗外,檢驗檢疫人員還將抽取樣品送至福建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做農殘檢測和重金屬檢測。
據了解,目前臺灣水果進入我省的水路口岸主要是廈門,還有部分進入福清江陰和馬尾口岸。“海峽號”目前已經開辟了平潭至臺北和臺中的航線,分別只需要兩小時40分鐘和兩個半小時。有航運業內人士表示,“海峽號”開辟的兩岸航線是目前兩岸間最為快捷的航線,雙向通關時間大約在6小時左右。
“快速通關,對企業很有吸引力,同時也節省企業成本。”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貨運部相關負責人說。
福建檢驗檢疫局平潭辦事處貨檢負責人何末軍說,保持水果的新鮮度是很重要的方面,平潭口岸對臺灣水果運用快速的模式以便臺灣水果快速通關。
平潭檢驗檢疫部門對臺灣水果采取了風險監控與分類管理相結合的形式,臺灣水果進入平潭口岸,經檢驗檢疫取樣后將被封存在指定的冷庫中,經檢驗檢疫合格后就被放行。數批之后,同一企業同一種類的臺灣水果再進入平潭口岸,取樣后就可直接放行。何末軍說,通過這種方式,能促進有誠信的臺灣水果商長期穩定地通過平潭口岸開展貿易。(記者 林先昌 念望舒/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