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一輪機構改革 擬與平潭申報自貿區
鼓勵非公資本投資市政工程
進一步鼓勵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和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非公資本投資城市道路、廣場、地下管網、公共停車場等市政工程和學校、醫院、養老院等社會公益項目,推動非公資本參與城鎮供水、燃氣和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等建設。
推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著手設立市屬金控集團和創投公司,抓好海峽環保等市屬企業上市工作。推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最大限度降低企業準入門檻和創業成本。加快建設規范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
市直部門與所屬企業全面脫鉤
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推動市屬國有企業加快整合重組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市直部門與所屬企業及經營性資產全面脫鉤。
從嚴控制“三公”經費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健全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財政制度,推行政府全口徑預算管理,從嚴控制“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
鼓勵發展民營銀行
積極構建海西現代金融中心,支持福建海峽銀行、福州農商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鼓勵發展民營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
積極爭取組建福州航空
積極爭取組建福州航空,鼓勵航空公司增辟重點航線或在榕設立航空基地。
爭取建立對臺金融合作示范區
推動開展對臺離岸金融業務,爭取建立國家對臺金融合作示范區。建設臺胞協調服務平臺,爭創全國臺胞權益保護工作先行先試示范點。深化榕臺民間交流合作,爭取榕臺互設辦事處,辦好“5·18”海交會和一批特色鮮明、層次較高、影響力大的對臺交流活動。
拓展榕臺空中直航
擴大“兩馬”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爭取開通黃岐至馬祖客運航線,進一步拓展榕臺空中直航、海上直航。
鼓嶺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打響閩都文化、溫泉養生、休閑度假、自然生態等旅游品牌,推動“三坊七巷”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鼓嶺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推進華僑城、桂湖、貴安、東壁島等一批文化旅游綜合體項目建設。
發展壯大 “藍色產業”
加快閩臺(福州)藍色經濟產業園建設步伐,發展壯大臨港工業、港口物流、造船、海洋運輸、濱海旅游、海洋生物醫藥等“藍色產業”。支持發展遠洋捕撈、水產品精深加工和水產品市場,推進連江現代漁業產業園和中國—東盟水產品交易所、恒興南方水產品加工交易中心等建設。
高新技術業產值擬超3000億元
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與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
推行信訪公開聽證制度
完善“大調解”工作體系和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公共安全應急處置等機制,推行信訪公開聽證等制度,進一步加大信訪積案化解力度,切實按照“路線圖”依法處理信訪事項。積極創建國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繼續辦好便民呼叫中心12345、政風行風熱線等便民利民公共服務平臺。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視頻監控等系統建設,依法嚴密防范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福州晚報記者組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