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構建地震安全島 有望明年起試運行地震預警系統
爭取明年起試運行地震預警系統,對外發布預警信息
■小學生參觀市地震局科普基地。
■廈門市地震局測震子臺
近段時間來,廈門周邊的臺灣、莆田等地地震頻發,盡管震級不大,對廈門也沒有造成破壞影響,但市民們綁緊了神經:廈門的地震監測預警能力行不行啊?我市的防震減災綜合能力怎么樣呢?
為此,記者近日走進位于石泉山上的廈門市地震局,為您揭開我市的地震監測工作現狀與未來規劃。
記者 王東城 通訊員 蔡欣欣
防震“大腦”
小小辦公大樓,連施工爆破都能監測到
石泉路有棟不起眼的白色大樓,這里的辦公室24小時都有人值守。每天,分布各處的地震臺站監測到的地震數據在這里被輸入電腦,并被分析研究。這里就是廈門市地震局。
市地震局局長毛松林說,別看地震局只是市科技局的二級局,辦公場所小,有地震災情的時候,這里就是廈門的防震減災“大腦”。
毛松林說,近年來,市地震局已經打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應急指揮體系。未來要將廈門打造成為“地震安全島”,這個概念是市地震局2013年提出來的,總共有10個具體指標,緊緊圍繞“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戰略規劃,“地震安全島”將逐步實現。
“廈門地震遙測臺網能夠監測到廈門地區1.5級以上的地震、臺灣地區3.5級以上的地震,基本上周邊地區的工程施工爆破,廈門地震遙測臺網都能監測到。”毛松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