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趙靜:推進教育公平是政府部門的首要責任
3月6日,在福建代表團開放日上,全國人大代表、漳州市副市長趙靜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教育公平是發展教育的基石,推進教育公平是政府部門的首要責任。
趙靜表示,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指出,促進教育事業的優先發展、公平發展,繼續加大教育資源向農村和中西部傾斜。趙靜認為,這是向全社會提出了清晰的信息,那就是教育公平是發展教育的基石,推進教育公平是政府部門的首要責任。
趙靜稱,福建省委省政府一直以來十分重視教育優先發展,全力推動各項教育改革發展。福建省提出,要比全國提前三年,在2017年底前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鞏固到在98.5%,縣市區要全部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的目標。
趙靜回顧了福建省在教育方面取得的進展。福建省將“教育民生“蛋糕越做越大,堅持把新增財力重點用于教育等民生保障支出,2013年與民生相關的的財政支出占總支出的72.2%。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尤其重點改善農村薄弱校辦學條件,全省80%的學校實現了標準化,辦學,87.8%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學。教育水平不斷提高,21個縣市區通過了義務教育均衡縣國家督導評估。教育公平措施越來越多,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順利收關,增設附屬幼兒園逾3000家。
趙靜建議,首先要注重公共財政投入的均衡配置,因為這是教育公平的起點,同時繼續加大中央財政教育投入,加大督促確保各項政治性投入及相關配套資金的到位。其次要注重合理配置教師資源,關注農村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建設。應從國家層面研究建立全面系統的政策體系,規定校長和教師依法實施、定期交流校際交流的體制。提高農村特別貧困地區教師的工資待遇,傾斜職稱誠聘,定校委培學生的全面提升農村學校薄弱的師資水平。
趙靜還提出,建立更加科學完善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和學生學業水平監測制度評價體系,引入第三方評價題制,建立社會中介監測和評估機構,確保學校標準化建設的公平、公正、公開。
最后,趙靜強調,盡快研究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實施條例》中有關規定存在相互矛盾的問題。“教育法是管九年義務教育,規定了免試就近入學,而按民辦促進法中實施條例規定民辦學校可以自主確立招生辦理方式,因此,在執行過程中會出現相互打架的情況。”趙靜說。
(記者 胡美東 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