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人口社會等 領域配套改革
曾志權介紹,為了保障全面實現目標任務,廣東也將系統推進財政、產業、人口、社會、行政等各領域配套改革。根據《方案》,我省將出臺省市縣政府部門轉變職能目錄和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目錄,大力清理和減少行政審批事項,積極主動向下級政府放權,加大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和購買服務力度,著力解決政府經濟調節越位、市場監管缺位、社會管理錯位、公共服務不到位等問題。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深化富縣強鎮、簡政強鎮事權改革,大力實施人口遷移等。
高端訪談
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
推進均等化必須形成改革合力
南方日報:廣東為什么要開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工作?
曾志權:《規劃綱要》實施三年來,第一階段(2009—2011年)目標基本實現,第二階段是關鍵時期,也是“十二五”時期重要的三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務十分繁重。開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工作,創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示范區,可以有效發揮典型示范效應,實現重點突破,以點帶面。
當然,通過第一階段的實施,我們也發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面臨著一系列深層次、結構性的矛盾。突出表現在城鄉之間的服務水平差距明顯,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基礎教育、社會保障水平、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存在較大差距;縣(市)區間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存在明顯差異;異地務工人員尚未充分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有關體制機制也迫切需要完善。為破解這些突出問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也很有必要。
因此,我省深入推進均等化綜合改革,就是以改革為動力,突出增強改革的系統性和綜合配套,優化公共服務體制,完善公共服務體制,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南方日報:在推進綜合改革試點過程中,要重點關注哪些問題?
曾志權:一是創新方式的問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在堅持公益事業發展由政府主導的原則下,探索基本公共服務多樣化的供給形式,通過深化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改革,扶持公益性社會組織發展,加大向社會簡政放權力度,建立基本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機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二是財力保障的問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需要有力的財政保障。特別是綜合改革試點拓寬了保障范圍,提高了保障標準,相應地必須增加財政投入。所以要在明確市、縣、鎮各級政府基本公共服務事權和支出責任的基礎上,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確?;竟卜罩С鲈鲩L適當高于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同時,要通過完善財政體制均衡各縣區間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能力。
三是完善配套措施的問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必須按照綜合改革、配套推進的原則,統籌推進調整完善財政體制、實施人口遷移、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和富縣強鎮、簡政強鎮事權等改革,增強改革的系統性,形成改革合力。
目標任務
2012年,啟動試點,重點突破,帶動面上工作。選擇惠州市作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試點市,盡快實現重點突破,形成示范效應。
2013年,擴大范圍,穩步推進,擴大綜合改革效果。在2012年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對試點地區進行績效考評,并研究擴大改革試點范圍,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初見成效。
2014年,全面鋪開,深化改革,取得整體預期成效。在全省范圍內基本形成有利于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體制機制,《規劃綱要》第二階段目標全面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顯著加快,基本建成城鄉、區域和不同群體間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在國內位居前列。
數說
2009—2011年全省財政民生投入累計約9845億元,占全省一般預算支出的比重從57.l%提升至63%;2011年,省級財政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均衡區域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支出達到1406.57億元,占省級一般預算支出的77.71%。
根據2010年廣東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績效考評,2010年全省均等化系數達到0.9624,處于較高水平,財政支出目標任務完成率達98.27%,8類基本公共服務目標任務完成率達96.34%,公眾滿意度總體評分接近80分的較為滿意水平,基本實現了預定目標。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