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伴隨著隆隆炮機聲,這條灰色的違建利益鏈條斷裂了:上午9時,龍華區組織區五大辦、城管、聯防等多個部門,出動600多人的聯合執法隊伍和切割器材等設備,對位于海墾街道友誼路龍華法院新綜合樓后的三棟違建進行了強制拆除,這也宣告了龍華區城市管理年打違行動的正式開始。
上午9時,記者在友誼路邊的強制拆除現場看到,拆除工作組織有序,紀律嚴明,現場設立了安全保衛組、清場組、拆除實施組、拆除安全監督組等工作組,執法人員在到達現場后,確定警戒范圍,設置警戒線,根據工作區域劃分進行清場,檢查斷水、斷電情況,勸離違建內所有人員,并將房屋內的物品搬離現場并做好拍照取證。在做好疏散工作確保現場安全后,執法人員出動多臺大型挖拆機,開始進行強制拆除。
今日拆除的這三棟違建,均由外來人私下非法向村民買地并投資,以村民柯某、吳某等人的名義建設,樓高均9層半,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從去年6月份開始,該違建便在規劃路旁頂風“生長”。雖然從它打樁開始,龍華區城管部門就在現場巡查,并先后依法下發通知書、處罰決定書等,責令其停工并自行拆除。但違建當事人利用節假日、晚上加緊搶建。而且在龍華區城管局多次組織進行的強拆行動中,由于違建當事人暴力抗法,致使強拆工作不能順利進行。隨后,執法人員轉而采取暫扣施工工具、破壞性割斷地基鋼筋、拆除升降機等強制措施迫使其停工,但違建當事人仍不予配合,繼續搶建。
2013年3月16日,龍華區組織近百名城管執法隊員和20名工人,用一臺液壓剪子機和2臺大型炮機,對該違建進行了部分拆除,強力控制住了該違建的施工并停工至今。
龍華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深入推進城市管理年活動,有效遏制違法建筑增長勢頭,龍華區政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和海口市人大常委會《關于整治違法建筑的決定》的有關規定,于今日對友誼路邊的三棟違法建筑實施了強制拆除。該處三棟9層違建系不法商人以村民名義非法購買土地,準備以小產權房銷售的方式,謀取非法利益,這在當前的違建行為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它的危害性有三:一是違建本身沒有合法的報建審批手續,在違反房屋建設法律的同時,還擾亂了我房屋市場銷售秩序,對社會造成極大的危害;二是違建當事人通過賄賂執法人員,達到保護其違法建設目的的同時,嚴重地影響了政府執法形象;三是龍華區城管執法部門多次對該處違建進行制止,采取破壞地基鋼筋、拆除升降機等強制措施迫使其停工,但違建當事人在繼續搶建的同時,還鼓動村干部和不明真相的村民暴力抗法,情節極其惡劣。
該負責人表示,對此類違建,龍華區政府的態度和決心始終是明確和一貫的,那就是決不能漠視不管、放任自流,必須毫不動搖地予以拆除。龍華區將以打攻堅戰、持久戰的決心,堅決打擊轄區內違法建筑,打擊外來資金利用搶建違建牟取暴利的行為。
記者從龍華區了解到,近年來,該區除對違建保持高壓態勢外,對違建背后的“保護傘”也毫不手軟。紀檢監察機關先后查處了原區城管局局長符海曼收受違建業主賄賂等數起公職人員卷入違建案件。接下來,龍華區還將加大教育與查辦力度,重拳打擊違建背后的腐敗,讓“庸懶散奢貪”之風在執法隊伍中無所遁形。(記者 田亦楠)